縣府召開鄉鎮業務協調會報 積極推動縣政

縣長楊鎮浯昨偕副縣長黃怡凱、秘書長陳朝金主持金門縣政府110年第3次擴大暨鄉鎮業務協調會報。(翁維智攝)
金門縣政府昨召開110年第3次擴大暨鄉鎮業務協調會報,會中除了確認上次會議紀錄,也就三項提案進行討論,此外並針對上次會議6項決議事項聽取各單位報告執行情形。
針對政府開放萊豬進口食安把關議題,縣長楊鎮浯說,這個案子在開放前坊間議論紛紛,地方政府也強烈展現防堵萊豬務必擋住的決心,比較奇怪的是,萊豬開放進口2個多月以來,預期民眾應該更關心相關查緝情形,結果卻不是這麼回事,一下子這個議題好像就憑空消失了,民眾好像也不在乎了,相關反應更沒有預期的熱烈,這實在是很弔詭的事。
楊鎮浯表示,議題消失並不表示民眾的關心就不存在,地方政府守護鄉親食安也沒有懈怠的空間,相反的,在守護食安上,地方政府更應戒慎恐懼,這是一項持續性的工作,該有的作為還是要有,如定期性公布查驗結果,以安民心,也希望相關單位在守護食安議題上繼續展現決心,不要讓民眾產生「雷聲大雨點小」的誤解。
而針對金沙鎮公所綜合服務大樓建置案,其中有關文資審議的部分,文化局指出,舊金沙鎮公所提報文資審議個案,已於今年1月28日依法定程序召開列冊追蹤現勘審查會議,後續將依據簽准之審查會議紀錄,如為列冊追蹤決議將依法在六個月內辦理文資審議,以妥善執行民眾提報文資評估審議相關工作事宜。
另該局在2月4日也就文資審議程序及法規面問題,與行政處研討釐清文資法第 14、15條民眾再次提報其適法性問題,並已向副縣長及秘書長報告說明,擇期將由副縣長帶隊先拜訪民間意見領袖,同時向文資委員請益各縣市處理案例,再與文資團體溝通,以化解阻力,希望能在開發、保存不同方案之間取得合宜共識。
對此,金沙鎮長吳有家不諱言,金沙鎮公所綜合服務大樓建置案,興建範圍含括舊金沙鎮公所周邊區域,雖然是50年的老建物,但先前辦理文資審議,最後評議結果都不具文化資產價值,詎料最近又有人以「歷史記憶」這種抽象的新名目,向文化部再提文資審議,這是很讓人洩氣的事,盼縣府拿出對策,不能因一、二位鄉親有意見,搞得該案動彈不得,而一拖再拖的結果,他也不知道如何向鄉親交代。
楊鎮浯也說,該案前期我們花了很多心力做土地的整合,基本上也不樂見該案因文資而卡關,但既然有人以新名目向中央提出申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程序如此,我們也只能照做。原則上,他尊重公所的備案,也願意全力來做,把案子促成,另外也請文化局把速度加快,爭取在3月底把程序走完,讓大家好做事。
昨天會中也針對金酒公司與台灣縣市高粱契作、農業旱災申請補助、山外溪整治及縣內區段徵收等議題進行討論,其中有關高粱契作案,建設處說明,109年本縣與雲林縣試驗合作契作高粱,主要係由金酒公司與斗南鎮農會直接洽談合作內容,後續於斗南鎮種植約30公頃之臺南7號、8號糯性高粱,產量約6萬6千餘公斤,金酒公司並以每公斤20元進行收購。另今年也曾電洽農委會副主委辦公室及農糧署相關人員,目前均未規劃蒞金行程,農糧署北區分署表示,因農會近期刻正組織改選,俟選後該分署會再行與相關農會進行瞭解與接洽,該處將持續與農委會保持聯繫。
至於有關縣內區段徵收案件推動,楊鎮浯說,有些狀況是必須要注意的,就他的理解,有序的推動區段徵收基本上沒錯,但往往一個案子慢,其他案子就跟著慢,在人力許可的前提下,他希望可以透過專案方式讓多案並行。另區徵從啟案到完成,程序往往過於冗長,其中若涉及向中央提報,期程更難掌控,只能從我們能做的部分來檢討提升效率,後續他希望能組成專案單位,用專案的方式來處理。
此外,楊鎮浯表示,前2年,團隊獲得的中央獎項達191項,這是同仁努力的成果,成績的背後更有公部門打拚辛苦的一面,希望行政團隊能在官網成立專區,按類別披露周知,讓同仁更有光榮感和參與感。
昨日會中也順利通過三項提案:第一案:觀光處-「110年度執行違法旅宿管理工作補助計畫」墊付(先行動支)案。第二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補助110年度辦理『金門縣第五期(108-111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金門特色畜產業發展計畫』」墊付(先行動支)案。第三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補助110年辦理『金門縣第五期(108-111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金門縣禽畜糞污染防治設施改善計畫』」墊付(先行動支)案。3案經決議通過,將函請縣議會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