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珠山社區採梅加工 盼成特色產業促進多元發展

發布日期:
記者: 詹宗翰/金城報導。
點閱率:4,011
字型大小:
採收下的梅子清洗後瀝乾,再一顆顆摘除蒂頭,經過多道人工作業工序,前後需經三星期才能品嘗到脆梅;。(詹宗翰攝)

採收下的梅子清洗後瀝乾,再一顆顆摘除蒂頭,經過多道人工作業工序,前後需經三星期才能品嘗到脆梅;。(詹宗翰攝)

採收下的梅子清洗後瀝乾,再一顆顆摘除蒂頭,經過多道人工作業工序,前後需經三星期才能品嘗到脆梅;。(詹宗翰攝)

採收下的梅子清洗後瀝乾,再一顆顆摘除蒂頭,經過多道人工作業工序,前後需經三星期才能品嘗到脆梅;。(詹宗翰攝)

珠山社區遍植梅樹,經幾年育成,近年已能穩定產出梅子,樹梢上一顆顆或青綠或泛黃的梅子著實誘人。前年產量達二百斤,去年因天候少水,結的果實較小顆。(詹宗翰攝)

珠山社區遍植梅樹,經幾年育成,近年已能穩定產出梅子,樹梢上一顆顆或青綠或泛黃的梅子著實誘人。前年產量達二百斤,去年因天候少水,結的果實較小顆。(詹宗翰攝)

季春三月,青梅勃發,向著太陽的枝頭,梅子已悄然變黃,珠山社區14日動員村內閒暇人力摘梅子,製作梅子加工製品。

珠山社區為了增加里內綠化面積,充分利用日照中心旁的閒置空地,珠山社區發展協會於103年積極爭取金門扶輪社的協助,在珠山社區內成立金門扶輪公園(梅園),聚落內除梅園外,多處種植梅樹,幾年下來,梅花已然成為聚落內初春的一景。

薛氏宗親會理事長薛德民表示前理事長薛承琛於103至104年時任金門扶輪社會長,集扶輪社、梅花之友會、珠山社區三單位之力,共同在現在的日照中心旁闢置了梅園,由扶輪社協助設置自動澆灌系統、梅花之友會提供三百餘株的梅樹、社區宗親提供日照中心旁的土地,種植了一片的梅樹,由社區居民照料。

為了解決梅園澆灌的問題,社區理事長與協會重要幹部們集思廣益,努力找尋自來水以外的替代水源。後來利用設置在珠山社區範圍內的珠山污水處理廠所排放的放流水作為梅園的澆灌水源,有效減少自來水的耗用,達到一滴水做兩次用的功用,估計約有四千噸的再利用水得到充分利用。

經社區照料的梅樹,近年來已見成效,梅子也有穩定產量,前幾年都是讓聚落的居民自行採摘回家以各自的方式醃製或釀製。透過前理事長的介紹,今年特別邀請了南台科技大學休閒系教師郭明達老師到社區指導製作梅子加工產品。

郭老師與社區居民採摘樹上的梅子,將一桶桶的梅子帶回社區活動中心洗淨後瀝乾,摘除蒂頭後,以粗鹽搓揉掉果實表皮的絨毛,再用鈍器捶打出裂痕,丟入鹽水中浸泡二至四小時。再次將梅子以清水洗過,然後在裝有梅子的罐子裡逐日加重糖液的比重,歷經六日後再加入些許的酒,冰藏二星期後即可食用這批經費時製作的脆梅。

薛德民表示,如社區的梅樹能穩定產出梅子,或許日後將能成為社區的特色產業,社區目前也請了縣內的養蜂、種菇方面的專家與社區合作,為社區產業的多元發展提供力量,梅子能成為季節性的產物,蜂蜜、香菇則能成為整年定時供應的產物。聚落居民也在周遭農地以無農藥方式種植不同蔬果,希望未來能提供社區關懷據點供餐之用。在地食材、就近食用,減少碳足跡的方式,將會讓整個社區更宜居。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