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優勝作品首次原件金門展出

邁入第六十九屆的全國學生美術比賽,今年首度將比賽優勝作品百件移地金門展出。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跨海來金主持參與開幕典禮,並與金門縣副縣長黃怡凱頒獎金門獲獎學生;現場還有磚心磚藝手作藝術活動。(李增汪攝)

邁入第六十九屆的全國學生美術比賽,今年首度將比賽優勝作品百件移地金門展出。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跨海來金主持參與開幕典禮,並與金門縣副縣長黃怡凱頒獎金門獲獎學生;現場還有磚心磚藝手作藝術活動。(李增汪攝)

邁入第六十九屆的全國學生美術比賽,今年首度將比賽優勝作品百件移地金門展出。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跨海來金主持參與開幕典禮,並與金門縣副縣長黃怡凱頒獎金門獲獎學生;現場還有磚心磚藝手作藝術活動。(李增汪攝)
邁入第六十九屆的全國學生美術比賽,今年首度將比賽優勝作品百件移地至金門展出。金門站展出地點在金城鎮公所七樓藝文展覽廳,昨日下午並舉行開幕典禮,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藝術教育司司長鄭淵全均跨海來金主持參與。蔡清華建議金門縣政府教育處,展覽期間鼓勵各級學校師生踴躍到場觀展,更落實提升藝術教育。
開幕典禮昨日下午二時起舉行,在紫韻箏樂團帶來古箏表演樂音中,由金門縣副縣長黃怡凱、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分別頒獎給金門五位得獎學生(二位學生有事未出席)。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翁明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視覺藝術教育組主任陳慧娟、金門縣政府教育處長羅德水、副處長黃雅芬、金城鎮長李誠智及多位國中小學校長出席參加。
黃怡凱感謝教育部將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優勝作品首度移地金門展出,且金門也有五件作品獲得佳作佳績,並感謝學校教師和家長培育學子的用心和付出。同時指出,台灣的教育成功,在於讓學生有多元表達,教育下一代更是要著重思想意念的傳達。
蔡清華肯定金門藝術教育的落實和紮實,並指出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從民國四十年開始,今年已是第六十九屆。而這次金門有五件作品獲得佳作,在金門沒有設置藝術才能班情形下,更顯非常不容易。他強調,藝術教育不只是技術的精進,更重要的是要有想法和意念表達。
蔡清華建議金門縣政府教育處,展覽期間鼓勵各級學校師生踴躍到場觀展,更落實提升藝術教育。
109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為國內學生藝術創作發表的重要賽事,今年已邁入第69屆,每年吸引各級學校學生踴躍參與,約5萬件作品透過縣市初賽遴選,本年度共計8,822件作品進入決賽,今年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辦理全國巡迴展,除安排於宜蘭、臺中、高雄、臺東各區展出外,更透過金門縣政府的協助承辦,首次安排作品原件巡迴至金門展出。
展覽自110年5月1日至5月12日於金城鎮公所7樓展演廳展出;今年度離島地區也有許多優秀作品入選,希望民眾藉由觀摩比賽獲特優的傑出作品進行交流,也讓各地師生彼此欣賞觀摩機會。
109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在繪畫、西畫、平面設計、水墨、書法、版畫、漫畫等7類55組中,選出特優作品101件、優等作品104件、甲等作品157件,佳作1,903件,得獎作品皆是萬中之選。巡迴展出的本屆特優作品皆展現出青年學子對生活的體驗與關照,如:繪畫類國小中年級美術班組—就讀臺中市大同國小何宥辰同學的「九份老街」,巧妙的運用街頭布袋戲表演、特色小吃芋圓、市集、民宿的觀光盛況,呈現九份老街的魅力;水墨類國中普通班組—新竹縣忠孝國中李翼全同學「午後的漁市」一作,細密的描繪輔以光影的鋪陳,把漁市場喧囂的景緻烘托得相當具有特色,可看出學生們的創作多取材於日常,展現對生活周遭的關懷與溫度。
環境保育及疫情時事等議題也藉由作品,透過藝術看到國內環境及衛生教育推展,漫畫類國小中年級美術班組—雲林縣斗六市公誠國民小學郭妙守同學,以誇張幽默的方式表達疫情影響下,重視洗手維持衛生的情境,來呈現「最近千手觀音忙洗手」一作;版畫類大專非美術組—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系賴宥廷同學的「病變」,作品反映當前社會隱憂,充分表現作者的人道關懷;平面設計類國中美術班組—「INFINITAS」(拉丁文,無窮或無限大之意)由高雄市立三民國民中學吳育妍同學創作,以環境保護為設計主題,將動植物的圖像,巧妙地散佈環繞在立體剪紙效果的無限符號中,充分表現對地球永續美好外來的期待。
具地方特色的活動,是學生的日常也是對家鄉的一種認同,平面設計類連江縣東引國民中小學林禹彤同學的「邀你參加擺冥活動」,以馬祖傳統節慶活動為表現主題,利用兒童的視角觀察,以生動、細膩的人物描寫,營造民間活動溫厚的氛圍;新北市三峽國民小學陳瀅雅同學的「踏福菜甕」,以多種技巧及材質來表現客家傳統文化中,福菜的製作過程,巧妙吸引觀眾的目光;水墨類臺南市中西區協進國民小學戴晴然同學的「熱鬧的拜拜」,經由溫馨的色彩與主題明確的構圖,成功的傳達出熱鬧的傳統習俗。
金門縣共有5件作品於此比賽中獲得佳作,今日開幕現場也有金門獲獎的同學帶著作品參與展出;李晨瑜同學的《大家動起來》表現出社區不分老幼一起來,體操活動和樂融融的景象;李薇同學《最潮SUP水上活動》以鮮豔的色彩及活潑的肢體表現立槳衝浪Stand up paddle;陳沛嫻同學的《噓!樹林有秘密》把觀察者安靜地躲在樹林間,卻又睜大眼睛搜尋隱藏動植物的感覺表現的很好;楊宸安同學《祭奠塵封的戰地春秋》作品取材於金門在地,緬懷土地留下的歷史記憶,發人省思;鍾馥茹同學的《尋李白》一作,以與金門特產有關的酒為發想,令人不禁想到《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歡迎全縣師生、民眾踴躍參觀,讓全國學生以創作展現最貼近生活的美好,透過畫作拓展交流藝術之眼界。
為表達至金門展出的重視,教育部次長蔡清華特別飛抵金門參加開展暨頒獎儀式,偕同金門縣副縣長黃怡凱、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翁明志、教育部藝術教育司司長鄭淵全、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視覺藝術教育組主任陳慧娟、金城鎮鎮長李誠智、金門縣立體育場場長蔡木川、古寧國小校長黃芸芸、多年國小校長陳來添、金寧中小學校長陳雅蘭、賢庵國小校長楊肅健、金鼎國小校長曾秀玲一起表揚獲得佳作的金門學子們。開展活動在悠揚的箏樂中揭開序幕,除開展儀式暨頒獎,並有得獎人創作心得分享、作品導覽及磚心磚藝手作藝術活動,現場豐富又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