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數位化 蕭永奇金大分享困難與解決之道

金門大學閩南文化與僑鄉數位典藏中心昨日邀請蕭氏宗親會理事蕭永奇以「金門族譜數位化」為題,說明目前在金門諸多宗親會對於族譜數位化的發展狀況。(金門大學提供)
發展族譜數位化,金大建構平台。
金門大學閩南文化與僑鄉數位典藏中心昨日邀請蕭氏宗親會理事蕭永奇以「金門族譜數位化」為題,說明目前在金門諸多宗親會對於族譜數位化的發展狀況,及其在現階段所遇到的困難與解決之道。
主持該中心的劉名峰主任表示,金門是個宗族社會,而透過族譜的數位化,不僅可以串連海外內的金門僑民,同時在學術上也可具體化移民網絡的發展,並成為新南向政策的社會文化基礎。作為學術單位的金門大學在族譜數位化的發展上,除了可扮演一個具有持續性與制度化的平台,還能有效地結合當下的數位化政策,強化金門及國家的總體競爭力。
此次的演講是閩南文化與僑鄉數位典藏中心之「數位金門」系列的第二場演講。四月中旬該中心邀請了臺師大歷史系的李宗翰教授,以「數位人文科技與歷史研究」為題的演講深獲好評,本週再邀請了蕭永奇來談金門族譜的數位發展。其中,不僅就演講的內容上均強調了數位及金門兩個元素,演講者也都是金門人,並在數位人文上耕耘已久,卓然有成。李宗翰教授是古寧頭李氏,取得了哈佛東亞所的博士學位後,先在金大閩南所任教;蕭永奇是蕭氏宗親會的理事,從事金門族譜的數位化工作,已有十數年的成績。
劉名峰主任表示,閩南文化與僑鄉數位典藏中心一方面積極地串連民間與學界在族譜數位化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也結合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的課程安排,讓金門大學成為在地數位研究及教學的重鎮。促成此次演講的金大資訊工程學系的李錫捷教授,目前即同時為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的合聘教授,除了肩負在金門大學建構族譜數位平台的工作之外,也與同為學程合聘的吳宗江教授合作,推動宗族家廟的3D數位掃描,並講授相關課程。李錫捷教授表示,數位與人文的結合,不僅是國家的發展策略,也可以有效地應用到地方文創產業的發展。金門大學在數位人文方面的經營,雖然時間上比較晚了一些,但是卻有非常好的條件。
蕭永奇即透過了族譜數位化的課題,說明了在金門發展數位人文的優勢,及其目前的處境。他強調,族譜並不只是白紙黑字的記錄,它對於金門人來說,更是具體化了的情感紐帶。以他十數年在族譜數位化工作的經驗看到,不只是在地金門各宗親會非常熱衷於族譜的數位化,海外諸多金門僑民們在知道他所從事的族譜數位化工作後,經常表示想要透過數位化的族譜來「認祖歸宗」。不過,由於目前族譜數位化的工作,出現多頭馬車的現象,因而會有片斷化的困境。但如今由金門大學出面來建構族譜數位平台,將可提供一個具公信力又持續性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