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獲配1萬1200劑AZ疫苗 今起開打

金門縣政府規劃各鄉鎮4大場館為大型疫苗接種站。 (翻攝臉書躍動金門-楊鎮浯)

縣府昨日召開疫苗施打協調會議。(衛生局提供)

各鄉鎮公所將發放疫苗施打通知單通知長者。(衛生局提供)

疫苗接種紀錄卡,俗稱黃卡。 (衛生局提供)
金門縣獲配發的1萬1200劑AZ疫苗於12日到貨,縣內9家合約院所(包括金門醫院及烈嶼院區、5鄉鎮衛生所、傅仰賢診所、陳水湖診所、吾家診所)將於6月15日開始施打,縣府另規劃各鄉鎮4座疫苗接種站,將於16日開打。
縣府連日來密集協調及調查各項施打作業,14日再次召開新冠肺炎疫苗下鄉及大型接種站規劃工作協調會議,確認提供包括金城體育館、金湖體育館、金沙國中體育館及金寧中小學體育館等4座大型場館當作疫苗接種場所,並配合黃卡到貨於6月16日開打,對象為75歲以上長者,以及65歲以上的原住民。
縣府秘書長陳朝金表示,民政處已快速完成調查75歲以上長者施打願意,針對75歲以上長者、65歲以上原住民仍以雙軌制進行,第一是自行預約;另一個就是讓長者能夠更方便、更就近,避免各院所湧入大量施打人潮,縣府規劃金城體育館、金湖體育館、金沙國中體育館及金寧中小學體育館等4個大型場館來供施打。烈嶼地區由於人數較少,由鄉公所協助接送到衛生所接種。各鄉鎮公所將於15日起發通知單,讓長者可以知道自己是何時間、何時段、何地點去施打疫苗,公所也會派交通車接送長者。至於行動不便、臥病在床、比較無法出門的長者,預定在4個大型場館施打完畢之後,於下禮拜由醫護人員直接到家做施打服務。
陳朝金表示,大型場館原定是15日開始施打,但因受限到疫苗接種紀錄卡(黃卡)及接種標貼,目前僅剩2000餘張,已分配到9家醫療院所,中央15日才會寄出,考量黃卡是重要的就醫憑證,所以這4個大型場館施打日是從16日開始。陳朝金也感謝金門醫院、開業醫師、護理人員及校護等,都願意來支援。至於9院所的預約,則依各院所營業時間施打。
縣府說明,民政處運用金門鄰里綿密的關係及特性,利用民政系統的優勢,在二日內就調查完成75歲以上長者施打願意,讓相關訊息及防疫政策迅速地傳遞到每個村里、每個家庭,也要讓此次大規模的疫苗施打,達到不群聚、又快速的目標。
衛生局說明,第一類至第三類公費接種對象,依各單位造冊為主,自行預約。洗腎患者由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及傅仰賢診所於機構內進行接種。住宿式長照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由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統一赴機構內接種。
衛生局強調,本縣接種對象皆依中央規定之順序辦理,6月15日起符合接種對象為「第一類至第三類尚未接種第一劑疫苗者」、「住宿式長照機構工作人員及住民」、「洗腎患者」及「75歲以上長者」(具原住民身分者為65歲以上)COVID-19公費接種對象,以及已公費接種第一劑疫苗且間隔10至12週後,需接種第二劑者(醫護為優先)。只要符合上述身分,無論戶籍地及工作地點,都以居住地進行接種為原則,避免人員流動。本縣也會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之疫苗期程、數量、優先接種對象接種情形及國內外疫情現況隨時滾動調整開放接種對象。
衛生局呼籲,為確保疫苗接種安全,建議先前曾經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之民眾,接種後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一般民眾則建議至少留觀15分鐘,並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以利即時處置該類急性過敏反應。接種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一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