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趁疫情來敲門 謹記3原則不上當
近日疫情逐漸升溫,防疫期間民眾「宅在家」的時間多了,會選擇網購、線上與朋友聊天來打發時間,縣警局刑事警察大隊提醒民眾當心詐騙集團潛伏在各大社交平台進行詐騙,在這關鍵時刻除了做好防疫措施,謹記「保持冷靜」、「小心求證」、「適時求助」3原則,提升全民防詐免疫力。
縣警局刑警大隊以刑事警察局提供的案例指出,高雄一名25歲黃姓工人,因為疫情停工在家滑手機時在臉書看到林男在拍賣任天堂SWITCH主機及遊戲片,再附贈健身環及充電線,全部只要新臺幣5,500元。黃男心動之下主動和林男聯繫,兩人遂透過臉書、LINE私訊閒聊並私下交易。謹慎的黃男起先向林男要求貨到付款,但林男表示「因為曾經被『放鳥』」所以現在無法提供貨到付款服務,問黃男能否接受超商店到店,黃男一口答應了,並直接匯款5,500元至林男提供之帳戶。
黃男匯款完後,林男還向黃男詢問方便到貨門市,並提供「出貨明細」,請黃男耐心等待出貨。過了幾天,約定的貨品沒有寄到,林男聲稱「早就寄出」可能「疫情期間人力吃緊」延遲配送或店員沒空通知,要黃男再等等,但最後卻封鎖黃男。黃男帶著先前林男提供的明細到便利商店查詢,皆查無訂單資料,才意識到所謂的「超便宜SWITCH」一切都是幌子,遂趕緊報警。
近日疫情逐漸升溫,詐騙集團看準這波「熱潮」,潛伏在各大社交平台對民眾進行詐騙,請謹記3原則提升全民防詐免疫力:
1、保持冷靜:網購時遇到過分價差的商品,請務必冷靜辨識,別因賣家提供超值優惠或是搶手之防疫商品就衝動下訂。接獲陌生人來電話家常,務必冷靜記下對方所稱之個人資訊,掛上電話後再查證。
2、小心求證:網購時應注意屬意之商品是否非透過正規電商平台而係在臉書或LINE私底下販售。接獲陌生人來電要求刪除親友手機重加聯絡方式等,請斷然拒絕,並運用「通關密語」考詢確認對方身分。
3、適時求助:遇到疑似詐騙案件但無法確定時,請撥打165反詐騙專線,能大幅減低疫情下受騙之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