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青春期子女有方法
青春期的孩子,希望獨立,需要同學朋友的認同,也勇於冒險、尋求刺激。警方以「青春少年行,關懷一起來」的宣導主題,提出「關心你的青春期子女」保護小秘方,也告訴家長要讓孩子瞭解「我們知道你的需求,但也希望你給自己和父母一個安全的信賴」。縣警局刑事警察大隊以刑事警察局提供的資料說明,當孩子令人不安時,根據統計,青少年較嚴重的犯罪或偏差行為類型包括有竊盜、吸食安非他命、K他命及校園恐嚇取財案件。
而孩子行為的轉變,有一定的脈絡可尋,一般的不良行為如下:1.與有犯罪習性之人交往。2.出入妨害身心健康場所或其他少年不當進入之場所。3.逃學或逃家。4.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其他危險物品。5.深夜遊蕩。6.對父母、尊長或教師態度傲慢,舉止粗暴。7.於非公共場所或非公眾得出入之職業賭博場所,賭博財物。8.以猥褻之言語、舉動或其他方法,調戲他人。9.持有猥褻圖片、文字、錄影帶、光碟、出版品或其他物品。10.加暴行於人或互相鬥毆未至傷害。11.無正當理由跟追他人,經勸阻不聽。12.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13.吸菸、嚼檳榔、飲酒或在公共場所高聲喧嘩。14.無照駕駛汽車、機車。15.其他有妨害善良風俗或公共秩序之行為。依據現行法令,未滿十八歲之少年不得出入酒家、特種咖啡茶室、限制級電子遊戲場、僱用衣著暴露女郎工作之檳榔攤及其他涉及賭博、色情、暴力之場所。
警方指出,並不是具有上述的任何一點徵兆,就表示孩子已經開始吸毒,但如有其中一點或數點行為變化,就必須特別注意,因為如愈早發現,就愈早幫助孩子脫離毒品的摧殘。父母親該怎麼辦?警方認為,平日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多花時間在孩子溝通上面,多增加與孩子之間的互相認識,讓孩子知道不論有任何困難,逃避絕非辦法,父母永遠都會在一旁等孩子提出問題、給予支持和鼓勵。協助孩子找回自信:多鼓勵孩子參與正面健康的活動,和孩子一起尋找孩子的潛力,並積極參與孩子有興趣的事物,在孩子做得最好的事務上為孩子加油,提供孩子會做得更好的能力,協助孩子找回成就感和自信。注意孩子的需要:如被注意、被接納、被關愛、被尊重、獨立自主等基本需求,如果這些基本需求在家中都可以獲得滿足,也許就不會過份依賴由同儕團體所獲得之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