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疫情下民宿業轉型 用網路行銷阿嬤手藝

發布日期:
記者: 陳卓希/金城報導。
點閱率:1,469
民宿老闆周玟慈的母親周許幼(右)和鄰居李翌漳(左)與超大瓠瓜合影。民宿業者將在地農產品製成古早味食物和加工商品,疫情之下另展商機。 (實習記者陳卓希攝)

民宿老闆周玟慈的母親周許幼(右)和鄰居李翌漳(左)與超大瓠瓜合影。民宿業者將在地農產品製成古早味食物和加工商品,疫情之下另展商機。 (實習記者陳卓希攝)

民宿老闆周玟慈的母親周許幼,將鄰居家種的瓠瓜刨成絲後曬乾,再將其把五花肉、豬腸、鹹菜等食材捆起,做成台灣古早味美食「鹹菜結」。 (周玟慈提供)

民宿老闆周玟慈的母親周許幼,將鄰居家種的瓠瓜刨成絲後曬乾,再將其把五花肉、豬腸、鹹菜等食材捆起,做成台灣古早味美食「鹹菜結」。 (周玟慈提供)

疫情之下的旅宿業,有什麼其他出路呢?台灣進入後疫情時代,但隨著全球疫情持續延燒、旅客無法入境的情況下,處於海嘯第一線的觀光產業備受衝擊,旅宿業者如何在防疫下做出創新、自我特色,尤為重要。
由夫妻檔周玟慈、何永欽經營的「Q居微生活海景民宿」正轉型製作古早味美食,利用金門在地老農生產的作物,周玟慈母親周許幼的好手藝,製成一道道私藏美食。商品利用網路行銷販售,不僅收穫一票忠實顧客,讓夫妻倆在疫情期間收入穩定,更是堅定了傳承阿嬤手藝的決心。
民宿老闆周玟慈表示,疫情使民宿生意掛零,但每天仍有必要開銷,讓家裡人壓力很大。而因緣際會,得知鄰居家阿公李得城的菜園豐收,卻不知如何銷售,於是周玟慈便與阿公兒子李翌漳合作,擔起「行銷」重任,與阿嬤一同將農產品加工,如古早味芒果冰棒、剝皮辣椒、宜蘭美食「鹹菜結」等,純手工加上阿嬤獨門手藝,讓顧客源源不絕。另外,他們還跟上政策潮流、推出自製「蔬菜箱」,裡頭有阿公種的菜、何永欽每日現釣的魚,和其他阿嬤獨家製成的各項古早味美食,穩定客源和收入。
原先的民宿業搭起與老農間產銷的產業鍊,不僅疫情下仍可以雙雙受惠,更是建立起阿公阿嬤的信心,且因每日勞動長輩身體更加硬朗。周玟慈表示,疫情後的工作量反而是經營民宿時的3倍,從早忙到晚,很累但是比過往更充實,還加深了母女間的感情。她分享,因為阿嬤喜歡看海,所以常帶阿嬤到金門建功嶼、慈湖等海岸邊看潮汐,順便挖「黃金蜆」以製作Q居民宿的獨門商品「黃金蜆精」;兩人會坐在沙灘上徒手挖掘,3個小時約能抓10斤,靜靜地享受屬於母女間的時光。
疫情讓時間「慢」了下來,周玟慈認為,業者或所有人都可以趁這段時間,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麼。因為疫情,讓他們開創從未想過的新事業,並確定自己有意傳承母親的手藝和智慧,延續古早記憶。「疫情對我們來講,是看得到希望的。」不僅對他們夫妻倆,對阿嬤和鄰居阿公更是,長輩們親身接觸到商品從無到有的過程,產生成就感、心情愉悅,身體也越加硬朗。
「來吃吃看!這都我們自己種的。」已82歲的阿嬤自豪地笑說。面對疫情挑戰,Q居民宿業者抱持正面態度迎戰,從生活周遭找商機,還連帶幫助了因疫情所苦的老農,建立產業鍊,將他們的樂觀態度和傳承決心,持續傳遞下去。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