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後浦16藝文特區靜待解封 盼疫情後繁榮再現

發布日期:
記者: 陳卓希/金城報導。
點閱率:1,503
過去金城鎮公所廣邀攤販在後浦藝文16特區辦市集,吸引大批觀光客及民眾前往。(金城鎮公所提供)

過去金城鎮公所廣邀攤販在後浦藝文16特區辦市集,吸引大批觀光客及民眾前往。(金城鎮公所提供)

疫情間「植創jGarden」多以客製化訂單為收益來源,冷清生意反倒讓老闆有時間可以慢慢手工製作花器。(實習記者陳卓希攝)

疫情間「植創jGarden」多以客製化訂單為收益來源,冷清生意反倒讓老闆有時間可以慢慢手工製作花器。(實習記者陳卓希攝)

暑假,應是金城「後浦16藝文特區」最熱鬧的時刻,市集、音樂祭和觀光客帶來的人流及商機,使藝文特區成了金城新熱點,富古色古香及文藝氣息的園區,成為在地人夜晚休憩的好去處。而今年卻因疫情,阻斷觀光且縮減了在地人流,讓去年才創造的盛況,今年已不復存在。
在7月12日的下午、傍晚走訪後浦16藝文特區,明明應是熱點的時段,卻空蕩蕩地、只見幾隻鳥兒佇立於廣場。此藝文特區為「陳氏宗祠」旁的十六間店屋,98年在陳氏宗親會支持下,開始修復老舊建築、活化並再利用,重整後,以藝文特區形式發展,再經由金城鎮公所招標商家,引進文創店家進駐,才打造出金城地區少見的新興文創產業及文青風貌。
下午時段,只碰上販賣多肉植物的「植創jGarden」店家營業。蔡老闆表示,疫情之下,店家多無法照常營業,以他自身為例,晚上的收業時間提前,約下午5點30分就會關店,不像過去到了傍晚,才正是藝文特區「夜生活」的開始。對於沒有觀光客、生意下滑,蔡老闆深有感觸,他表示,後浦16藝文特區的店家都受到極大影響,尤其從5月起又禁止內用,使得需要飲食、交流的酒吧「夢酒館」,和仰賴觀光客、製作花磚產品的「捲毛力卡」生意備受衝擊。
蔡老闆補充,原訂每年7月起的「後浦16藝文特區音樂季」也停辦,對於店家、在地居民而言很可惜,因諸多民眾總期待在夏日轉涼的傍晚,到藝文特區盡享音樂盛宴。在種種商機的缺失下,蔡老闆感嘆,就算多肉植物的客源多為在地人,但畢竟不屬民生必需品,加上疫情使民眾偏好網購,讓像他們這種「在地」商家生意下降許多。另外,過去他們的經濟來源還仰賴技術授課,但因為疫情無法教課,使他們也成了疫情受災戶。
「疫情間雖然客人少,但總算有完整的時間消化客製手作訂單。」蔡老闆目前多以客製化的花器為主要收益。店門外全是老闆親手作的造型盆栽和擺設,他舉例,光一個書本外觀的盆栽就做了9個小時,要自己上水泥、塗色,工序繁瑣。但客人能拿到屬於他獨一無二的花器,在疫情期間用其養多肉植物,對於喜愛植物的人而言,絕對可以療癒身心。
疫情讓時間變慢、變長了,這也讓人們焦慮不安。也許,在地民眾可以到藝文特區購買多肉植物,感受綠色力量,慢慢地等待城區的繁榮再現。而民眾亦可期待陳氏宗祠東側新建完成的「12店鋪」,未來可能進駐餐飲等商家,希望讓受到嚴重衝擊的藝文特區,復甦後更升級為西門新熱點。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