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金鎗榮退 熱心公益不退休

金寧鄉長楊忠俊(左二)致贈紀念匾,感謝李金鎗(右二)多年來協助宣導鄉務。(高凡淳攝)
你曾想過,你會在一份工作待上多久的時間?5年?10年?本報記者李金鎗於本月16日正式退休,卸下20多年的記者身分,但這並未在他的工作生活劃下句點,未來他將有更多的時間,投入長期服務的古寧頭社區事務,繼續服務家鄉,為人生創造出更多不同的色彩。
20多年的工作職涯,李金鎗報導過金門大大小小的新聞,此次榮退也有不少單位人士致上感謝之意。本報社長傅仰土贈紀念匾,肯定他在新聞工作崗位上的優異表現;金寧鄉長楊忠俊、金寧鄉代表會主席莊振源暨鄉代表、金酒公司董事長李增財、總經理楊駕人、金管處處長鄭瑞昌、金門大學校長陳建民等各界也都贈送紀念匾和紀念品。
世新大學畢業的李金鎗,民國89年進入金門日報社擔任記者一職,發揮所學專長,20多年的工作經歷,他深入金門大小角落,採訪地方風土人情,報導地方大小事,完整呈現金門的地方生活。
而忙於記者工作之餘,滿腔活力的李金鎗也投身地方公益服務,10多年義務擔任古寧頭雙鯉古帝關帝廟管理委員會的總幹事,協助主任委員辦理多次的大陸進香團,帶領善信前往祖廟進香請火,以增進兩岸宗廟文化交流。同時,他一直擔任古寧頭北山鎮東宮管委會總幹事,積極投入廟宇的重建和奠安慶典,也熱心於宗親事務,擔任古寧頭李氏宗親會理事、古寧頭李氏三奇宗親會常務理事,服務宗親,拉近宗親間的情誼。
李金鎗太太蔡素芬也一同參與其中,熱心還擴展到社區事務。多年來夫妻倆擔任社區志工,李金鎗擔任古寧頭社區發展協會常務理事等幹部。3年前在居民的支持下,接下古寧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一職,並邀來新聞同業李俊龍擔任總幹事,兩人一起帶領協會幹部推動更多的社區事務。
這兩年來,李金鎗集合一群熱心的志工夥伴辦理老人共餐,他經常親自帶著廚工到市場買菜,仔細挑選適合長輩們的食材,也運用寬敞的古寧村辦公處空間,定期舉辦老人健康講座,以及專為老人設計的健康促進活動,將樂齡學習視為同等重要的環節。
李金鎗熱心之處不僅僅這些,他經常帶著志工辦理紅龜粿研習活動,希望讓更多人品嚐到古早味的糕點,關心地方糕點文化的傳承;關懷社區獨居老人亦是協會工作之一,每逢節慶都會舉辦「社區有愛」關懷社區獨居長者愛心活動,李金鎗與夥伴們送愛給這些獨居長者,溫暖他們孤單的心靈。短短幾年時間,就將協會的各項事務辦得有聲有色。
因應去年國內的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口罩「一罩難求」的現象,李金鎗號召社區志工隊,加工製作花帔口罩套,贈送給金寧鄉公所的第一線清潔隊員,也贈予大同之家的長者,並辦理「布口罩套製作樂齡課程」,廣邀社區婆婆媽媽一起來縫製布口罩套,送給學生及有需要的村民,為防疫盡一份心力。
李金鎗還曾擔任過國小代課老師,服務大、小金門的學校,重視教育深根的工作,熱心擔任古寧國小校友會理事、常務監事,盡一己之力協助校務工作,為學弟妹打造更好的學習環境。當年教過的學生,如今有許多人在社會各行各業出類拔萃。
想想過去這些教職和媒體工作過程,李金鎗有感地說,很感謝太太及家人的陪伴支持,兩個兒子目前服務於消防局和立榮航空公司,兩個女兒分別在科技業和台大醫院,一子一女都成家了,讓他當了內、外公,一家人幸福美滿。李金鎗很珍惜如今擁有的幸福,即使離開新聞崗位,他也要繼續投入社會服務工作。李金鎗說,人生的快樂應是創造自己的價值,原以為當志工只是幫助人,沒想到卻讓自己收穫到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