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誠智勘察鎮內頹屋 研擬整治美化

發布日期:
記者: 詹宗翰/金城報導。
點閱率:2,066
金城鎮長李誠智偕建設課長汪揚視察鎮內數處頹屋,派員處理掉危及屋況的雜樹,及整理該處環境。(詹宗翰攝)

金城鎮長李誠智偕建設課長汪揚視察鎮內數處頹屋,派員處理掉危及屋況的雜樹,及整理該處環境。(詹宗翰攝)

屋頂攀附了爬牆植物,像是從建築物中橫生出來的木本植物,樹根竄出牆基,這是縣內許多頹屋的景象,再任著屋況惡化下去的話,不只屋塌牆毀,還可能形成社區的衛生及治安死角,為了改善這情況,鄉鎮公所投入經費為建築物的劣化按下「暫停」鍵。
針對頹屋,縣內的作法是以三合土將裸露的磚石土牆「隔離」起來,因而有了殘缺美感的「金門版摩洛哥」的出現。「這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作法」,金城鎮長李誠智表示,鎮內的頹屋產權常是好幾個人的,沒有產權所有人的同意書,地方政府就沒辦法來協助清理,但為了社區的整體環境,只能權且用這種無法根治的做法。
金門的頹屋以傳統閩南式建築及洋樓為主,但囿於私人土地的產權限制,只能任憑這些古厝的木結構受蟲害蠹蝕、環境雜木叢生。除了建築隨著歲月劣化外,金門經歷的幾波移民潮也造就人去樓空的景象,產權所有人早已移居東南亞等外國,或是轉移至與故鄉金門緣分不深的後代。在聯繫不到產權所有人的情形下,縣內的頹屋都只能以「鋸箭療傷」的方法處理。
根據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制定的《金門國家公園傳統聚落頹屋整理、周邊環境綠美化及雜木清理作業要點》,為了維護「傳統聚落及建築之公共安全、交通及環境衛生,將私有土地上年久失修、有傾倒、頹圮之傳統建築、空地等有礙環境衛生或安全之情形予以整理」。
金城鎮公所表示,鎮內頹危屋的整治,是先將雜樹刈除、刨根,將建築的碎磚石清運到他處,牆體視結構予以拆除或保留,保留的部分用三合土塗抹整飭,高一米二的牆基以及石作門框亦予以保留,原有地坪則改以水泥覆蓋,目的是「利於排水、阻止草木生長」。
目前金城鎮公所就鎮內包括金門城、東沙、小西門、南門里、西門里等處的頹屋逐一整理,希望避免屋頂瓦掉落砸傷路人、叢生於頹屋內的植物根體影響到鄰居。當然,最理想的情形是產權人能出面解決。
在《金門國家公園傳統聚落頹屋整理、周邊環境綠美化及雜木清理作業要點》中指出,土地及其地上物之頹屋整理、周邊環境綠美化及雜木清理同意書,除土地及建築物所有權人,其代管人可立書同意外,查無土地及建築物所有權人或代管人時,得由土地及建築物坐落之聚落宗親會、基金會或社區發展協會代為出具。因此改善頹屋及其周邊環境,可以從該社區的社區居民做起。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