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獲肯定 羅德水因生涯規劃辭教育處長

羅德水擔任教育處長的時間不算長,但二年多以來,他一直是金門縣小內閣的亮點。 (翁維智攝)
從一位小學老師轉任地方政府教育處長,從初期被嘲諷、被誤解是「砍殺軍公教」的人,羅德水擔任教育處長的時間不算長,但二年多以來,他一直是以基層教育人員的專業剖析,以及對教育價值觀的堅定論述,不僅在推動縣內教育事務改革上戮力以赴,果斷的執行力也贏得鄉親一致的肯定,堪稱是金門縣小內閣的一大亮點。
7月底,羅德水因生涯規劃請辭,楊鎮浯縣長雖然表示不捨,但他也說,「這是羅處長個人的生涯規劃,不論他轉任哪個工作,家庭還是最重要的所在,他支持羅處長的決定」。
縣議員董森堡也在個人臉書表示,「羅德水處長是縣府各局處中易溝通、明事理,而且又有決斷力和執行力的首長,答詢過程也對教育業務嫻熟了解,他的辭任是縣府和金門的損失。」
對於自己的辭任,羅德水也說是個人生涯規劃,但熟識他的朋友都知,再怎麼熱愛自己成長的這塊鄉土,家庭還是羅德水最溫暖的地方,當年懷抱著推動地方教改的熱情返鄉服務,如今也因為家庭而選擇離開,因為,家始終是他心中最暖的那一塊。
而細數自己前後達928天的任內施政,羅德水說,他最在意的施政重點包括:揭櫫資訊揭露、公共參與、專業對話,教育處團隊也積極面對各項問題,修正缺失、持續精進,希望能維護學生受教權,提升金門國教品質。
期間,在「資訊揭露、公共對話」、「盤整法規、建立制度」、「重視學力、減C拔尖」、「行政減量、回歸本質」、「爭取中央經費補助」、「健全教育基金體質」等方面也都已有初步成果,不過,羅德水強調,相關指標都還有持續精進的空間。羅德水也提及,他擔任處長時間不算長,但他任內極為重視開放政府與公共參與,教育處相關重大政策,舉凡相關法規的制訂、國際教育精進、學童牛奶政策調整、設置專任運動教練、2歲幼幼專班開設、特殊教育梳理等,均秉持充分對話與尊重專業的態度推動,目的是希望擴大公共參與、凝聚社會共識,增加民眾對政策的認同度。
另在穩定師資方面,教育處也盤整公費生,改變提報方式,使供需相符,以健全師保制度,並訂定「金門縣師資培育公費生提報及分發作業要點」,以公開、透明、專業方式建立提報分發制度。
至於運動場館方面,為避免場館重複建設投資,將朝整合學校、社區資源的方向,提升維運管理品質,使公共建設效能互補最佳化,同時規劃學區專任運動教練,整合各校需求、專業拔尖;各項校園工程也均依規劃進度執行,縣府教育處更同步進行校園電力優化,建置智慧網路,落實數位校園,希望提供優質的校園環境,進而提升學習品質;另外,為提升地區學校的營養午餐品質,教育處也獲中央補助興建2間學校中央廚房、4組聯合採購群組,可望提升學校營養午餐品質。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政策有些是地方先研議,後續中央跟進,比如,校園電力優化方案,原本由縣府首先提出,後續行政院、教育部也跟著推動,並給予完整經費支持;建置中央廚房一案,也獲教育部8千多萬元之補助;規劃坐落於金沙國小的金門第一座全民運動館,更獲體育署補助1億元。
二年半來,教育處更推出不少創新教育政策,例如:創辦首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循序漸進開設2歲幼幼專班,目前已完成一鄉鎮一校至少開設一班2歲幼幼專班之目標。
在教育處與各級學校共同努力下,各項行政流程、教育評鑑有效簡化,各校回歸教育本質,也反應在學生基本學力的提升,羅德水在卸任前特別鼓勵學校教育同仁一起努力提升學力,積極扶弱拔尖,朝著進入全國前段班的目標前進。
對教育、社會、金門、年金等領域都有獨到見解的羅德水,在卸任前夕也感性的說,他要再次感謝任職期間,並肩作戰,一起建立制度,推動政策革新的教育處、學校同仁,更感謝議會各議員、輿論對他個人的指教,感謝家長們對教育的關心與建言,也請大家繼續支持、監督教育施政,共同營造一個可以理性對話的公共政策參與空間,相信這才是金門持續進步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