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碧颱風減弱為熱帶低壓 地區應防範降雨

盧碧颱風登陸中國後減為熱帶低壓,轉東邊出海,朝日本前進。(金門氣象站提供)

盧碧颱風轉熱帶低壓出海,後續引進西南氣流,今明二日仍有降雨可能。(金門氣象站提供)
九號颱風「盧碧」持續沿福建海岸向東北前進,減弱為熱帶低壓TD11,週末二天將轉向偏東、跨越台灣海峽,折返襲台的機會大幅提升。金門地區受到颱風環流影響,風雨增強,提醒民眾多加留意。
6日清晨的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盧碧颱風沿著福建海岸向東北前進,六日二天減弱為熱帶低壓,路徑也轉向偏東、跨過台灣海峽,有折返台灣的機率,為各地帶來豪雨及強風的威脅,不過目前仍有不確定性,要持續觀察。由於迎風面連日多雨,山區應慎防坍方、落石、土石流,低漥地區防淹水。
金門氣象站指出,盧碧減弱為TD11,原定會在更北邊的地方才轉向,提早在6日上午就往東偏了,所以路徑上會很靠近金門。所幸從雷達回波上可以觀察到,這TD11所夾帶的水氣已經大量減少,對金門的影響將由陣性降水逐漸減弱成零星降水。風力的部分也減弱,約為平均風四至五級,陣風七級。
金門氣象站指出表示,TD11到達海上之後,有可能會再進一步增強,配合TD11所在的大低壓帶環境,台灣海峽上的風依然強勁,所以金門附近的浪況依舊不佳,浪高可達三至四米,非必要請勿出海或在岸邊遊憩。
是否會再重整為輕度颱風,並且發佈海上陸上警報,變數還很大。氣象局表示,無論盧碧是否再度增強為颱風、襲擊台灣,都要特別留意,因為色調強化雲圖上顯示,盧碧南邊雲系對流強勁,將引進西南氣流,而且氣流軸線就落在台灣海峽上,長達約800公里,對準迎風面中南部,不過仍要視盧碧出陸點而定,如果路徑北修,西南氣流就會北移,西半部都是降雨警戒區,尤其澎湖更要提高警覺。
6日至下週一西南季風持續,大氣很不穩定,其中有中小尺度對流系統發展的條件,伴隨劇烈天氣(雷擊、強風、瞬間強降雨……),迎風面台灣西南部受威脅最大;下週二起太平洋高壓逐漸增強、西伸,西南季風逐漸減弱,但低層水氣多,大氣仍不穩定,西南部仍有局部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午後亦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率。
至於另二個颱風「銀河」、「妮妲」,5日下午二點同時生成,氣象專家表示,這反映大季風低壓為多颱生成的環境,但此二颱風皆受西南季風導引,向東北東、漸行漸遠,對台毫無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