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穩十年金門財政 展百世浯島建設 善用預算管理手段 達成「紓困拚到位、振興全方位、財政保水位」三大目標─縣府向鄉親報告(下)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維智/縣府報導。
點閱率:1,603
字型大小:
「以財政支援建設,以建設培養財政」,金門縣近年的歲出雖大幅增加,但超過三分之一都用在可促進工商活動和地方產業發展的建設類支出,例如金門大橋、水頭港大型旅客服務中心、產遊博覽園區等。(縣府提供)

「以財政支援建設,以建設培養財政」,金門縣近年的歲出雖大幅增加,但超過三分之一都用在可促進工商活動和地方產業發展的建設類支出,例如金門大橋、水頭港大型旅客服務中心、產遊博覽園區等。(縣府提供)

財政處進一步說明,鄉親這幾年也都在關心,金門縣近十年整體財政狀況是否出現惡化的危機?如果單就歷年歲計剩餘決算數來看,縣府自106年起即出現年度「短絀」,確實需要盤整收支狀況,但向鄉親報告,以目前已由審計部核定公告的108年度決算報告內容來看,當年度金門縣的自籌財源比率達47.15%,為全國非六都縣市第二名,且將近35%係用於經濟發展支出亦為全國非六都縣市第二名,顯示金門縣近年的歲出雖大幅增加,但超過三分之一都用在可促進工商活動和地方產業發展的建設類支出,例如金門大橋、水頭港大型旅客服務中心、產遊博覽園區,乃至於大大小小的農林漁牧、鄉村與道路整建案等兼具收益與造福鄉里的支出,也是充分展現「以財政支援建設,以建設培養財政」的財政政策指導原則。
另外,離島縣市原本以自身資源籌措各項建設和社會福利經費就有其困難度,綜觀金、馬、澎三縣,面對中央政府自身財力吃緊實無太多餘力關照地方,期盼中央大幅挹注地方建設資源實屬困難。即便是工商活動與稅收狀況較佳的新竹市、嘉義市等台灣縣市,赤字預算與舉債已是不得不面對的財政常態,但請鄉親放心,恪守財政紀律一定是縣政團隊列為首要的施政目標,持續穩定歲入來源,務實檢討各項歲出效益更是持續在進行不會鬆懈的工作。
而針對鄉親或民意代表關心的「賣地」、「虛偽設籍」與「戰地政務時期自衛隊補償金或慰助金發放」對財政收支與紀律的影響,縣府也一併向鄉親說明。首先,「賣地」不是簡單地講成「賣祖產」,而是利用「區段徵收」提高土地利用與開發價值來增進收入來源。以109年獲得全國財政業務考核第一名的嘉義市為例,該縣利用開發市郊閒置農業用地或雜地成為資源回收場用地或建築用地轉售所挹注的巨額收入,更是一舉解決該市環保與住宅用地不足以及清償歷年債務的問題,顯見「區段徵收」政策規劃與執行得宜,且能做到交易對象透明、開發程序公正,實為地方政府取代困難度頗高的增稅與舉債擔心債留子孫以外最佳的財政手段之一。
而虛偽設籍部份,因工作或其他原因設籍金門縣,雖造成社會福利支出增加財政負擔,但上述增加的人口數、鄉親之所得稅等,亦納入金門縣統籌分配稅款分配之基準,增加全縣財政歲收,不可將設籍人口增加之影響以負面效應以偏概全,但畢竟這是件會影響本縣財政負擔的情況,縣政府會在戶政作業、治安維護及社福資源分配等方面強化行政管理,以減少有限的財政經費虛擲。
至於「金門縣歷經戰地政務時期補償基金」,包含一般俗稱的55-64歲年金,係為補償戰地政務時期縣民遭受砲火襲擊、自由受限之特別犧牲所設,自105年設立以來申領人數增漲速度確實超出原先預期,導致實際支出金額由原先預期13億增漲至16億,又自107年起該基金之來源全數由金酒公司捐贈,但近年來金酒公司營收受大環境影響不如預期,間接影響全縣財政負擔在所難免;如何兼顧財政困境與弭平歷史傷口,是全體鄉親要一同面對的歷史共業,縣府團隊會勇於承擔這項議題的種種可能走向。
總之,「穩十年金門財政,展百世浯島建設」是縣府團隊在以「真實」的態度面對日益困難的財政收支議題的自我期許,縣府向鄉親保證,無論是中央各項補助款或統籌分配稅款、地方稅或金酒公司的捐贈或盈餘繳庫,每分得來不易的收入,縣府都會秉持著「當用則用,當省則省」的態度去正當、正確使用,或許有些執行方式與結果未必會如各界預期,但縣府團隊願意面對各項提問,更願意虛心檢討,戮力將家鄉金門打造成人人稱羨又能長長久久的「宜居城市」。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