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追蹤檢視四項重大專案執行進度

副縣長李增財昨主持金門縣政府重大專案列管執行進度追蹤會議。(翁維智攝)
金門縣政府昨召開重大專案列管執行進度追蹤會議,檢視包括「醫療提升計畫」、「烈嶼鄉重大建設計畫-大橋通車後烈嶼整體規劃」、「金沙戲院」、「藝文特區」共4大專案執行進度。
這項會議於昨日上午10時30分起在縣府第一會議室召開,會議由副縣長李增財主持,衛生局長李錫鑫、教育處代理處長黃雅芬、觀光處副處長許績鑫、工務處副處長黃儒新、文化局副局長洪蘋萱、行政處副處長許慧婷等首長、業務承辦人員及相關局處代表與會。
其中,有關「醫療提升計畫」,針對「西半島醫療專區規劃」案,衛生局說明,本案在上次會議決議開通聯外道路之銜接、基地用途規劃、種植綠籬等相關事宜,並邀集衛生局、工務處、觀光處、社會處、人事處、消防局、林務所等相關單位研商,以利後續規劃。
另7月間召開「建置西半島醫療專區事前工作協調會議」,就道路規劃、種植綠籬及代建等相關課題進行討論研議。會議紀錄刻正呈核中,待核定後函發相關單位,並辦理後續事宜。此外,7月底也由秘書長召集相關單位,針對撥用範圍內整體用途規劃與配置進行研議,加速後續土地撥用之推動。而土地分割範圍目前也已函發至金防部,待金防部回傳土地分割所需資料後,辦理土地分割事宜。
而針對建置本縣放射腫瘤中心部分,上次會議決議請衛生局協調金門醫院先行預留腫瘤中心之空間,以增未來運用彈性。衛生局指出,本案建築整體結構補強及消防安全作業將由109年度獎助布建住宿式長照機構公共化資源計畫施作,並預留腫瘤中心所需管線。另有關本案建置相關推動事宜,衛生局也將持續與相關單位聯繫追蹤進度。
至於有關「烈嶼鄉重大建設計畫-大橋通車後烈嶼整體規劃」,昨日會議主要聚焦:1、因應大橋通車後烈嶼鄉觀光產業發展策略及實施計畫;2、「金門大橋通車後烈嶼交通規劃」;3、大橋維管方案、大橋兩側聯外道路;4、「金烈大橋通車大眾運輸路網重整計畫規劃工作」委託服務案等面向進行討論。
其中,針對大橋兩側聯外道路的規劃,因涉及用地取得,工務處原則上將朝土地價購、土地交換及土地重劃三個方向進行,會議討論並決議請工務處先行將用地取得相關資料提供給地主,以增加交換意願。另外也請工務處協調地政局瞭解大橋延伸段(大金端)周邊有無其他適宜且可供交換之縣有地,以利後續推動。後續並將擇期召開用地取得說明會,了解地主意向,並持續與地主溝通協調,以取得用地。
另配合金門大橋通車實施公車路網調整案,車船處指出,本案既經縣長拍板,且有關本案公車路網部分縣長也認為相對單純,後續若政策考量是減少自駕入烈嶼,該處也會配合進行滾動式檢討,務求找出更妥適的規劃方案。
而針對「金沙戲院」後續開發案,文化局指出,本案已於7月底完成期末審查簡報,會中並作成6項決議:
1、財政處後續的先期規劃案,希望能夠與本案的再利用進行相關討論及對話,避免彼此再利用切開,才能讓新舊產生連結,不論是內部或是外部,都能夠有比較整體的想像,這部分是有需要進行整合。
2、本案應整合各相關成果,如之前在縣長專報上,陳金增參議所提到OT的形式或是其他可能的商業模式,這些都應該納入考量。
3、金沙戲院的定位,可以是金沙鎮與金沙商圈活化非常好的交流空間,如果舊金沙鎮公所也保留下來,那金沙老街與金沙戲院,在其中的角色為何?是舊公所為路口或是戲院為路口?所以除了整體的串連外,也是城市發展的分工,這也是文化資產所能夠發揮的效果,文化資源能使文化發展與城市脈動相輔互成。尤其金沙鎮不論是西園鹽場的活化再利用或是與文化園區的結合,都可以是長期規劃的計畫,這樣的整合及串連才是有趣的,金沙戲院再利用這些都必須要有一個整體的想像。
4、再利用方向可從AR、VR的角度來思考,金沙戲院展示館可能並非只限制於一棟建築,而是呈現展示館就是整個金沙市區,在科技的引導下,金沙戲院成為一個戶外的展覽場。
5、請團隊將本案再行補充完整,特別是在後續與財政處即將執行的規劃案的整合部分,如此才能將資源有效整併。
6、適時可透過新聞稿、網路或社群平臺等方式來宣傳本案成果。
此外,由行政處主政的「藝文特區」案,本案預定在乳南二營區規劃配置圖書館、美術館、親子館、共融式公園、景觀公園、司法園區,本案預定在8月由行政處完成期末報告書審查,並請文化局召開第7次工作會議,就圖美館基地鄰近縣定古蹟雙乳山坑道之周邊開發行為,辦理文化資產審議初審,同時籌備圖美館使用意見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