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社工專業素養與知能 縣府昨辦教育訓練

金門縣政府社會處長董燊昨主持社工專業素養與知能教育訓練,期能提升服務效能。(楊水詠攝)
來自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社工(督導)員及網絡單位合作的工作夥伴,是站在服務鄉親的第一線,作為整合提供脆弱家庭服務及社區支持之服務入口,並以家庭為中心及以社區為基礎作為服務介入焦點。而且,社工及網絡夥伴更要透過自修與學習不斷自我充實,俾能及早辨識脆弱或危機家庭,提供多元服務之專業素養與知能。
由衛生福利部指導,金門縣政府社會處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主辦的金門縣政府一一○年度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教育訓練實施計畫,於昨(廿四)日假縣府第三會議室展開為期一天的課程,參加對象約三十名,包含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全體工作人員、督導、社工(含脫貧人力)、網絡單位合作之工作夥伴。
社會處表示,縣長楊鎮浯重視社工專業素養與知能,期望縣府團隊能提升服務效能,縣內目前服務近百戶脆弱家庭,需要接受社工等相關資源及時協助,而為配合行政院於一○七年核定「強化社會安全計畫」,規劃全國設置一百五十四處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並補助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充實一千一百五十四名社會工作(督導)員,協助強化社福中心社工人員具備社安網計畫的多元服務專業素養與知能,依不同年資、經歷與實務操作職能需求,今年度共計規劃辦理二十堂專題課程。
社會處長董燊指出,社工面對服務民眾及社工工作,每年都有既定的必修教育課程,除透過自己的進修充實新知之外,也要透過專家學者的外部專業督導角度,審視社工業務執行概況,及是否符合社工工作規範,藉以精進社工服務鄉親的服務品質,也讓社工服務保持在最佳狀態。至於若執行涉及法律的社工服務工作,公務員是依法行政,但在法理之下,如何兼顧情理,就需有相當專業職能修為和涵養。
而社福中心社會工作(督導)員教育訓練主要在因應服務家庭及社區,協助社福中心工作夥伴敏感家庭及個案的樣貌,加強資源整合及培力量能,以滿足多元社區及家庭之服務需求。其次,充實社工個人知能,即藉由專業訓練課程,增強社工之職能、知行合一,滿足實務工作的需求,提升服務品質與成效,更增進社工對工作的信念與態度。
縣府參議翁正義在擔任社工教育專題課程講師時,就社工法律部分提供專業的新知,並以輕鬆活潑的方式講授法律與脆弱家庭課程,主要內容以家事法、社會法、勞動法及債務清償法令等議題為主軸,將法律與脆弱家庭個案工作實務遭遇議題結合,服務脆弱家庭個案實例之回應,強化脆弱家庭需求之法律知能。
金門縣接受補助充實社會工作(督導)員,計有二名督導、十一名社工員、二名脫貧社工員。社會處婦幼科長李品萱表示,法律對於社工是較陌生的區塊,尤其社工服務更為多元,可能遇到案家的相關議題,有涉及刑法、家事法、勞動法的相關法律規定問題,所以社工必須透過不斷學習及服務過程,自我充實以加強專業能力。
因此,社會處規劃每名社會工作(督導)員每年須參與共通課程、核心課程及專題課程至少二十小時,並為激發社工同儕討論,邀請相關網絡共同參與個案研討,進行專業議題交流,增進督導及協同的能量,相互激盪討論氣氛,促進工作推展及思維創新,以及回應多變的社會,充實核心專業能力及實務工作技巧,俾以因應不同服務對象與多元且快速轉變的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