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完成農林漁牧業普查
金門縣一○九年農林漁牧業普查於今年五月一日起全面展開實地訪查工作,總共動用七十七名人力,原列普查家數共四千二百三十五家,新增家數八十家,實際調查家數為三千七百四十九家,完成訪查總表數則為四千零五十四戶(其中農牧業表數三千五百二十六戶、農事及畜牧服務業一戶、林業○戶、漁業五百二十四戶),未能回表家數五百六十六家(未回表率百分之十三點三六),主要原因係農牧戶可耕作地出租借或委託他人經營,次要原因係受訪戶已出售可耕作地、漁船或養繁殖面積未達標準,致未符合普查對象標準。
金門縣一○九年農林魚牧業普查處係於今年三月二日成立,各鄉鎮普查所於三月十六日成立,共同推動地區農林漁牧業普查作業,以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為普查標準日,普查對象判定及普查表訪問期間自一一○年五月一日起至六月二十日止,惟農場、林場及漁業公司行號等企業得延至六月三十日止,幫鄉親做紮實的足跡工作,讓金門的發展能夠永續下去。
縣府表示,農林漁牧業普查係根據我國統計法規定,為每五年舉辦一次的基本國勢調查,自民國四十五年首次創辦,此次為第十四次辦理。金門地區農林漁牧業普查調查方式以「派員實地到定面訪」「留置填表」及「網路填報」等多元管道辦理,凡經營農作物栽培、畜牧、農事及畜牧服務、林業、漁撈及水產養殖等生產與休閒活動的業者均為普查對象,全國約九十三萬家,金門縣約四千二百多家。
在農林漁牧業普查近入尾聲之際,金門縣政府昨召開一○九年農林漁牧業普查工作檢討會議,由縣府代理秘書長陳朝金主持,主計處處長王崑龍列席,陳朝金表示這次普查期間遇到嚴峻COVID-19疫情,於三級警戒期間,主計總處指示暫停實地訪查,改採電話訪問及網路填報並行方式辦理,但因農友多為高齡且詐騙充斥的外在環境,無法與農友面談訪查使得普查工作難度提高許多,但普查員在防疫、普查以及原本業務等多項工作壓力下,如期圓滿達成任務。
縣府表示,今年的農林漁牧業普查主要目的在於蒐集農林漁牧業資源分布與使用、生產結構。勞動力特性,資本設備與經營狀況等基本資料,掌握農糧產業結構、友善環境耕作等生產資訊,了解農業家庭人口及生產階段投入人力情形,建立普查基礎資訊與母體,提供農業統計調查抽樣應用,以及支援國家發展建設與農業輔導策略之釐訂,所蒐集資訊為農業經營現況的總盤點,係策勵產業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參據,其對政府相關政策之制訂影響深遠。
另在一○九年農林漁牧業普查工作檢討會議中,與會民政處長蔡西湖、建設處副處長李銘培及各鄉鎮普查員提出建議或心得交流與分享,至於檢討會議決議將填具工作檢討報告表彙送主計總處,以作為下次普查之參考。最後,陳朝金表示農林漁牧業普查對於中央和地方政策制定是很重要的,以及透過普查經驗傳承,做好每五年舉辦一次的基本國勢調查,亦感謝所有參與普查同仁的努力與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