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府辦理身障者專業人員訓練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縣府報導。
點閱率:1,145

為加強社工員、教保員及專業人員的知能及輔導技巧運用於實務工作,金門縣政府昨(一)日假金門縣政府多媒體教室舉辦理「身心障礙者婚姻及生育輔導知能」教育訓練,邀請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組長劉佳琪講課,提升專業人員處遇服務知能技巧和職能,以及經由網絡相關單位正視身心障礙者生理需求的問題,並提供專業的輔導,提升對身心障礙者的服務。
縣府社會處表示,聯合國在二○○六年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簡稱CRPD)」,於第二十三條:「尊重家居與家庭」及「第二十五條:提供身心障礙者與其他人享有同等的性健康方案」中,聲明要確保身心障礙者同樣具有結婚組成家庭、生兒育女等權利,且需提供必要措施使身心障礙者得以行使該權利。
我國在二○一一年通過之身心障礙者權益保護法第五章「支持服務」第五十條,也明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依需求評估結果辦理「婚姻及生育輔導」服務,提供身心障礙者獲得所需之個人支持及照顧,促進其生活品質、社會參與及自立生活。
在身心障礙者婚姻及生育輔導知能教育訓練中,社會處長董燊表示,身心障礙者在生理或心智會有部分認知能力上的限制與環境適應的困難,但普遍在生理上的性發展與常人無異,一樣都有性生理的需求。有鑑於此,縣府重視「身心障礙者婚姻及生育輔導知能」,望其透過教育訓練提升轄內專業人員服務知能,如服務處遇有接觸到懷孕且具婚姻及生育輔導需求之身心障礙者時,能提升專業敏感度。
社會處長董燊指出,針對身心障礙者與其他人享有同等的性健康,韓日也常拍攝相關電影及探究相關議題,社工員、教保員及專業人員站在工作第一線,期透過主動提供個案所需支持服務或協助連結相關資源,讓身心障礙者在家庭、社區、職場各種不同的環境下,能建立健康的正向選擇,減低危險的行為發生,有效建構完善身心障礙者各項需求平權保障。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