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吳鈞堯《六拾字述》作品展開幕

發布日期:
記者: 陳冠霖/金湖報導。
點閱率:1,115
吳鈞堯《六拾字述》作品展昨日起在金門睿友文學館展出。(陳冠霖攝)

吳鈞堯《六拾字述》作品展昨日起在金門睿友文學館展出。(陳冠霖攝)

金門睿友文學館於第四季舉辦吳鈞堯《六拾字述》作品展,展出吳鈞堯從事文學創作的珍貴資料,及參與文學活動的部分圖片,並於昨(9)日下午舉辦開幕式,包括吳鈞堯本人,以及金門縣文化局長許正芳、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翁明志、金沙鎮長吳有家、前縣議會秘書長陳建興及許多地區藝文界人士均到場共襄盛舉。
昨日開幕,睿友文學館特別邀請「NTSO臺灣青年交響樂團│銅管五重奏」演奏「青春嶺」、「杯底毋通飼金魚」、「家後」、「月亮代表我的心」等多首名曲,讓悠揚的音符結合文學縈繞於展場之間。並特別安排詩人王婷以「多元創作」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吳鈞堯出生於金門昔果山,中山大學財管系畢,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早年為詩,後致力小說與散文,曾任《幼獅文藝》主編,現任中華民國筆會秘書長。曾獲《聯合文學》、《聯合報》、《中國時報》、《中央日報》小說獎及梁實秋、教育部等散文獎,數次入選年度小說與散文選。2005年、2012年,兩次獲頒發五四文藝獎章。
吳鈞堯表示,在他「奔六」的人生旅程中,「六拾字述」除了隱含歲月主題,亦包括五種吳鈞堯書寫的文類,如小說、散文、小品文、評論以及2019冬回歸的新詩。吳鈞堯並特別挑選24組照片,呈現文學創作之外的「組織交流活動」,由此亦可得知吳鈞堯默默推動縣籍作家於華文世界的努力。
睿友文學館指出,吳鈞堯在展間以簡單扼要之文字,陳述書寫各文類的心得。小說類寫著「我最著迷的文類,一直跟它躲貓貓,有時候看見尾巴,遂得稿一篇」;散文「一度讓我害羞,自己哪有什麼好說的呢?不意成為目前我最從容掌握的文類」;書評「不掉書袋、不套理論,於情於理出發,二十年來,書序與書評為文近百篇」;小品文「短文難為,但常被要求完成這些困難文章,幸好,我都努力再努力」;報導則來自大小傳媒「金門書寫已成就好幾本碩論以及研討會專文。被研究被採訪,都是想躲的事」。
吳鈞堯說,最有趣的是新詩,「最早寫的是它,但也很早放棄,直到2019年冬天,我被它找到。」那年,吳鈞堯陪父親回昔果山安祖厝,於松山機場候機室忽然心思無法停下,只好取出手機記事本寫。兩年過去了,吳鈞堯出版第一本詩集《靜靜如霜》,詩集名稱來自一首懷念母親的作品、刊登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以上六大主題都用剪報呈現,每一種文類呈現十篇作品,也是「六拾」的另一個意義。
除了六大主題以外,少為人知的是吳鈞堯曾經主編《幼獅文藝》達17年,身兼主編與作家身分,於兩岸交流組織串連,曾邀請縣籍作家黃克全參加江南參訪、楊樹清參加湖南、許水富參加杭州、洪玉芬參加南京、石曉楓參加內蒙古、牧羊女參加廈門等,積極扮演金門作家出席兩岸會議的推手。吳鈞堯向來主張一個族群的壯大,更有利文學的生根著床,如果論述與文學實力兼具,金門文學更將強大。在「活動」展區上,吳鈞堯選出24個主題,呈現他的多元交流,眼尖的民眾還可以逐一辨識認識哪些名作家。
21世紀以來,吳鈞堯金門書寫的主軸尤為特出,《火殤世紀》寫金門百年歷史,獲文化部文學創作金鼎獎。長篇小說《遺神》描寫風獅爺身世,收錄九歌出版社年度小說獎作品〈神的聲音〉。《孿生》獲得國家藝術基金會長篇小說獎助,出版時搭配李錫奇大師版畫。繪本《三位樹朋友》獲第三屆國家出版獎,入圍香港豐子愷兒童圖書獎前十強,另有學術論文《撥霧│金門現代文學發展之研究》。
2017年《100擊》,以一個字為篇名,是吳鈞堯對散文創作的重新撫觸與嘗試。2019年出版《重慶潮汐》紀錄重慶書街變遷,入圍台灣文學散文金典獎。2021年秋天出版個人第一本詩集《靜靜如霜》。現專職寫作及文學推廣教育。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