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學生施打BNT 接種率已達93.6%

金門縣學生(12歲至17歲)自9月24日起開打BNT新冠疫苗,截至10月8日共完成7校施打作業,接種率達93.6%。(縣府教育處提供)
金門縣學生(12歲至17歲)自9月24日起開打BNT新冠疫苗,截至10月8日共完成7校施打作業,縣府教育處指出,全縣符合施打資格學生總數共計3,623人,此次入校施打人數為3,394人,接種率達93.6%,完成學生BNT疫苗階段性任務,依據各校回報數據,施打現場共13位學生施打後有不適現象,但大多為暈針。
教育處表示,凡符合「12歲至17歲」施打資格但尚未接種BNT疫苗之學生,仍可直接至1922「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https://1922.gov.tw/vas/)」進行意願登記,並注意1922發送之簡訊通知。
教育處代理處長黃雅芬也說,感謝金門縣衛生局、5鄉鎮衛生所、5鄉鎮公所、金門高中、金門農工、5間國中行政人員及各校家長會的大力支持及協助,讓全縣12歲至17歲學生成功接種第一劑BNT疫苗,希望各校持續提高疫苗覆蓋率,盡速恢復正常生活。
教育處也提醒:
一、接種完疫苗2週內不要從事劇烈運動。疫苗施打完後常見的反應為接種部會疼痛、發燒、疲倦、肌肉痠痛等輕微症狀,通常數天內會緩解。並且BNT疫苗不可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至少要間隔7天。
二、出現以下症狀時應盡速就醫:假如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或是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急促、腹痛、頭暈、大面積皮膚發紅等應立即就醫。接種完後28天內如出現疑似心肌炎、心包膜炎症狀,如胸痛、胸口壓迫或不適感、心悸、運動耐受不良(像走幾步就很喘)也應立即就醫。
三、雖已完成第一劑疫苗接種,但防疫工作還是需要持續,還需維持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作為。此外,有關「本縣COVID-19疫苗#學生校園接種作業Q&A」及教育部相關指引,可至〈金門教育fun學趣FB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