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籤詩研討會在金發表2場演講和7篇論文

發布日期:
記者: 詹宗翰/綜合報導。
點閱率:1,199
「籤詩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主持人戴華(左六)與陳益源(左七)、侯明福(左八)等人合影。(陳益源提供)

「籤詩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主持人戴華(左六)與陳益源(左七)、侯明福(左八)等人合影。(陳益源提供)

「籤詩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昨日在金門大學陳開蓉廳舉辦金門場。研討會由財團法人臺南市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與國立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聯合主辦,並由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金門傀儡戲劇團協辦。11月5日甫於成功大學舉辦「臺南場」的籤詩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一篇主題演講和十個國家的十六篇學術論文,11月7日移師到金門大學,舉辦「金門場」,會中和大家分享二篇主題演講及七篇研究論文。
在開幕式上,金大人文社會學院院長高瑞新代表校長陳建民致詞;他指出,籤詩文化是寺廟文化中一種,流傳已久,以竹籤、籤筒行占卜,以古體詩的詩文來顯示神意。籤詩是具有濃厚的文學、歷史、神學及哲學的色彩,甚至還涵蓋了心理學的內在力量。籤詩代表廟宇文化的豐富性,在神學、哲學色彩之外,亦為寺廟文化增添文學與歷史的底蘊,使得民間的信仰,得以透過籤詩與百姓生活相互結合。
這次「籤詩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的金門場共計發表福州林國平〈籤占的文化內涵〉、臺南侯明福〈藥籤中的四診心法與藥籤靈驗事蹟舉隅〉二篇主題演講,和天津楊永智〈清季閩臺流傳《敬兆竈全書》、《敬竈章靈應記》版本考述〉、花蓮彭衍綸〈花蓮勝安宮及其花蓮地區分宮籤詩考察〉、臺南李淑如〈祀典興濟宮保生大帝靈籤與臺南市後壁地區藏頭籤詩研究〉、越南阮清風〈越南華越民間廟宇的求籤習俗與籤詩特色〉、屏東黃文車〈疫情下的王爺籤:從馬六甲王爺信仰談起〉、漳州李姿瑩〈數位芳華特展花神靈籤研究〉、金門侯建州〈神壇與詩壇的混聲合唱:論「籤詩」在當代臺灣的現代新生〉等七篇研究論文,並有三十幾位學者專家蒞金與會,和本地鄉親學員,共約百人進行綜合座談,一起交流關於金門與各地的籤詩文化。
臺南市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副董事長、府城觀興文化藝術基金會侯明福表示,「籤詩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場有金門的莊唐義博士前去報告〈金門寺廟籤詩調查〉,緊接著臺南等地的學者又親自來到金門探討籤詩文化,沒有機會同時參與二個場次的學員們,也都能獲得包含臺南場和金門場的完整論文集,達到資訊共享、知己知彼的目的。
「籤詩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承辦人陳益源特聘教授說,金門魁儡祝幸福開幕表演時抽出的籤詩,是臺南市大觀音亭的「籤頭」,上面有「郭子儀七子八婿」皆為顯貴的吉祥故事,是一枝勸人盡力行善自可福壽綿長的好籤。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