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聚落與建築線上開講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辦理「金門傳統聚落與建築」線上講座,於11月13日起,每週六、日晚間19:00至21:00開講,共計6場精彩講座。
為了加強公眾對於金門人文歷史的理解,推廣對金門特殊僑鄉文化與聚落發展、傳統建築等認識,透過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的策劃,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辦理線上講座,以網際網路自由的知識傳播形式進行。
首場講座於11月13日(週六)拉開序幕,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江柏煒以「菲律賓僑村:珠山的傳統聚落與建築」為題,講述位於金門西南角、過去被稱為金門第一僑村的珠山聚落,是由宋元時期遷徙至金門的薛氏,在山仔兜建立了「四水歸塘穴」風水聚落而成。其後,居住於此的薛氏在晚清之際,南渡菲律賓,經商致富後,僑匯返鄉興建了宅第、洋樓,因此造成該聚落特殊的閩南建築、洋樓等同時立於聚落的特殊景觀。
其他5場講座時間分別為11月14日(日)、11月20日(六)、11月21日(日)、12月4日(六)、12月5日(日),依序帶來新加坡金門社群、水頭印尼僑村、烈嶼與汶萊的移民與建築故事、瓊林、山后中堡日本僑村等豐富主題,提供對此議題有興趣者更進一步認識與討論金門傳統聚落發展、建築、僑民文化,同時落實金門國家公園的解說與環境教育功能。
歡迎對金門社群、移民歷史、建築、聚落等主題有興趣的同好一同參與,活動相關資訊請至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網站(www.kmnp.gov.tw)或臉書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