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珍貴物種(中斑虎)攀鱸 烈嶼現蹤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綜合報導。
點閱率:1,994
離水不死、會爬樹的步行魚-攀鱸,於烈嶼現蹤跡,讓人驚喜。(縣府建設處提供)

離水不死、會爬樹的步行魚-攀鱸,於烈嶼現蹤跡,讓人驚喜。(縣府建設處提供)

離水不死、會爬樹的步行魚-攀鱸,於烈嶼現蹤跡,縣府建設處表示,金門有許多珍貴需要保育的物種,發現的攀鱸珍貴物種,後續俟水域棲息環境狀態將其回歸大自然,也希望未來能擔任復育的重要角色。
縣府建設處指出,過去一直尋覓金門長輩稱為「中斑虎(閩南語)」的攀鱸,近期終於在烈嶼鄉尋獲,讓人驚喜。
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理事長陳光耀表示,攀鱸能以特化的器官直接吸取空氣,並能用胸鰭在地面上攀爬,生命頑強,早期金門地區長輩稱攀鱸為「中斑虎」,意即攀鱸是一種比蓋斑鬥魚還兇猛的魚。當年為了一見攀鱸的廬山真面目更特別前往海南島,當初親眼見到它的爬行,心中真是說不出的感動,而徒手捉時被像似鋸片的鰓蓋剌傷,更是讓他印象深刻!
陳光耀指出,攀鱸為亞洲特有,僅分布於東南亞及南亞,包括印度、孟加拉國、緬甸、斯里蘭卡、泰國、馬來群島、菲律賓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以及中國南方、南嶺以南的雲南、廣西、廣東、海南島、福建等地的各類淡水濕地,而在臺灣之攀鱸標本紀錄有兩筆,所以可推測金門是攀鱸在國內僅有的棲息地。
縣府建設處表示,以往浯江溪、西浦頭、慈湖農莊常可見到攀鱸,可惜現今已難發現其蹤跡。今年縣府委託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執行「金門外來種烏龜及斑腿樹蛙移除計畫」,亦特別前往烈嶼進行水系調查,在計畫的執行過程中發現,近兩年因乾旱導致水域棲地大幅減少,使得魚類及兩棲爬蟲類等族群岌岌可危,透過此計畫案介入物種保育,並於排水溝、風水池中尋獲泥鰍、攀鱸、餐條、台江擬蝦虎等珍貴物種,更調查到疑似新紀錄種-弓背青魚將,將物種以保種為主,後續俟水域棲息環境狀態將其回歸大自然。
建設處表示,除了歐亞水獺外,金門其實還有許多珍貴需要保育的物種,而生態環境改善、外來種移除、移地復育等保育業務也需要不斷的滾動調整,方可尋找到最適的處理方式,此次外來種移除計畫一併保護了地區珍貴的物種,也希望這些種子未來能擔任復育的重要角色。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