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優教育 兩台師帶領國中小同學體驗科學
發布日期:
記者:
高凡淳/金寧報導。
點閱率:1,552

金鼎國小承辦110學年度區域資優教育方案「發現金門諾貝爾」,邀請台灣兩位科學老師帶領學生體驗科學遊戲。(金鼎國小提供)
由金門縣特殊教育資源中心主辦,金鼎國小承辦之110學年度區域資優教育方案「發現金門諾貝爾」,日前邀請來自台灣「混科學實驗室」的兩位講師王昱皓、何政逸蒞臨現場教學,並協同金鼎國小自然專長教師蔡維誠,帶領20名學生藉由科學體驗遊戲,啟發對科學的好奇心及興趣。
憑著滿腔熱情闖蕩科學路,擁有台大化學所碩士學歷的王昱皓、何政逸,為了推廣科學教育創立了「混科學實驗室」,利用業餘及假日時間到各地教授科學課程,希望透過親自動手操作與動腦思考的活動,培養大小朋友跨領域和自主學習的興趣。
何政逸表示,這次國小場次課程設計主題是以生活中的科學為出發點,教導國小生如何運用手邊的材料做科學實驗,例如以砂糖、小蘇打製作最近很紅的椪糖,製作過程中講解並觀察二氧化碳的受熱分解,以及這個現象在食物中的應用,讓學員在玩樂中學習;第二天蔡維誠透過水火箭、飛行器及非牛頓流體的製作,讓孩子從實作中去討論、測試、修正。
在國中場部分,則以「鑑識科學」為主題,帶領國中生認識分離物質的技巧,包含萃取與層析不同的化學物質,並且融合沉浸式體驗的遊戲,讓學員們將學習過的技巧一一用上,何政逸提到,希望能透過自身所學,讓金門學生了解到科學的廣度與深度。
透過本次資優教育方案,將好的教育資源引進金門,讓家長們不必再時常送孩子到台灣上課,實現真正的在家(鄉)上課,也更有機會提升學生們對於金門的認同感。課程進行期間,教室充斥著孩子們的驚呼聲、歡笑聲,紛紛表示科學原來這麼貼近生活、這麼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