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醉影金門東渡台灣 移師雙和藝廊展出

發布日期:
記者: 詹宗翰/綜合報導。
點閱率:1,055
《醉影金門》主題攝影暨文件展移展新北,展期至本月12日止。(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提供)

《醉影金門》主題攝影暨文件展移展新北,展期至本月12日止。(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提供)

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理事長、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專任教授張國治博士策展的《醉影金門》,即日起至12月12日在八二三紀念公園內的國立台灣圖書館雙和藝廊(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85號4樓)展出。12月5日開幕茶會並進行《攝影家視窗下的金門經驗》講座,由策展人張國治主持,莊靈、黃子明、包德納、洪世聰等攝影家與談。
金門縣政府駐臺主任孫國欽代表縣長楊鎮浯和文化局長許正芳,5日親赴在新北場臺灣圖書館雙和藝廊舉辦的《醉影金門–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2021年金門主題攝影暨文件展》開幕道賀並致詞,感謝鄉親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理事長張國治教授精心策展,及攝影家前輩們為金門留下珍貴雋永的鏡頭影像,還有提供文件展出的各界人士,祝福大展圓滿成功順利。
開幕後的《攝影家視窗下的金門經驗》講座,由策展人張國治主持,莊靈、包德納、洪世聰等攝影家與談。分享會中洪世聰講述了其整個展規劃的意念,無論在金門的文化局或國立臺灣圖書館雙和藝廊的流動性空間,其空間的規劃展現了高水平的展示規格,及2010年拍攝金城鎮臺電塔山電廠卸貨碼頭的經驗。法國籍在臺灣住了40多年包德納先生分享了前後去了金門3趟所拍攝的照片,插有國旗的神轎圖,應為李光前將軍,還有上樑圖,攝影家對金門主題的拍攝觀察入微,令人印象深刻,莊靈則分享他在2015年受邀大膽島拍攝碉堡的經驗,所述及感觸良多。
《醉影金門–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2021年金門主題攝影暨文件展》首場於金門文化局上個月展出後獲得極高評價,今又東渡台灣巡展於中和市雙和藝廊。由現任該會理事長、金門鄉親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專任教授張國治博士之策展及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團隊主辦的《醉影金門》開幕及攝影家視窗下的金門經驗創作分享會5日下午順利進行圓滿成功,深獲與會來賓讚賞,咸認是一個非常有意義,帶有史實建構卻又帶有文化及詩意性安排的展覽。
策展人張國治博士在策展理念分享中提及「以金門主題展,再現金門歷史與現況,攝影作為文化資產之器用,照片即檔案等概念之外,並強調紀實攝影文件(documentary)本質的隱含。策展團隊在長達一年多策展工作中,除募集金門的相關影像及文件,更網羅攝影家拍攝的老照片或現今創作,不論彩色或黑白,不論前置或後製,媒材不拘,更可搭配身邊手稿、書信或實物,以喚起一個時代的記憶並組構成為時代的容顏。
「以觀景視窗下的喀擦之聲,去喚起一座島影記憶,以舊文件、物件觸摸一座島嶼的身世。」「光影之下金門的書寫及構圖,亦是人類處在黃金比例時空下的一種量度方式。」張國治教授說,《醉影金門》策展命名構想,是一時靈思,因為家鄉高粱酒舉世聞名,因為攝影的本質–光影描繪、書寫、刻劃,因為「影」一字有其迷人之處,剎那之間讓張國治靈光乍現,從唐代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之「對影」詩意發想定案。整個策展主軸由其策展論述核心「攝影作為文化資產之視窗及量度」而來,其理念–照片即是一種文化資產。好好為金門做一個展覽,這是他長年的夢想,他也以此展企圖喚起一個時代的記憶,並組構成為時代的容顏。
由莊靈發起成立之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現任理事長為張國治,是浯洲子民。在文件展這區塊,張國治與其策展執行團隊首先拋磚引玉的是,莊靈老師提供其大哥莊申於金門服役期間,與父親莊嚴(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及臺大教授臺靜農討論發現漢磚之書信、影像等相關文物的展出,並到漢磚發現地賢聚村踏查,莊靈盼望透過此展覽,找回失落出土的漢磚,改寫歷史。
而每一位展出者作品當然皆有其「故事可說、史實可考」,加上文件(documentary ) 展的概念,展出每件作品的內容說明、拍攝地點、相關拍攝器材、發表相關資料都極盡收集,不但會場均有標本說明,也可做為金門從事口述歷史者之參考。近百件攝影作品依其脈絡,分為「戰史蹤跡迷」、「浯洲吾民樣」、「藝憶人文風」三主題,匯集老中青三代,共20餘位攝影家參展。
《醉影金門》,自即日起至12月12日在八二三紀念公園內的國立台灣圖書館雙和藝廊(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85號4樓)展出。歡迎鄉親前往觀展。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