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中心藉宣導活動 蒐集家長教養困擾

為提升社區早療概念,金門縣早期療育服務中心今年度先後在金城莒光共融公園及陳景蘭洋樓推出3場次宣導活動。(縣府社會處提供)
金門縣早期療育服務中心(由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承攬)為提升社區早療概念,同時破除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110年度開始以發送問卷方式進行宣導,並分別於5月2日、10月11日及12月5日配合莒光共融公園遊戲場啟用活動、陳景蘭洋樓百年紀念創意市集,以及社會處在莒光共融公園舉辦的「躍動社福嘉年華活動-草地音樂會」辦理宣導活動,3場次宣導人數達830人次,透過問卷內容,了解金門鄉親對早療的概念及自身在教養上遇到的問題等。
縣府社會處指出,三場次問卷回饋的830人次中,男性232人佔27.95%,女性598人佔72.05%;填答者的年齡,10~19歲60人,佔7.22%,20~29歲109人,佔13.13%,30~39歲339人,佔40.84%,40~49歲182人,佔21.92%,50~59歲74人,佔8.91%,60歲以上66人,佔7.95%;居住地依人數排序分別是,金城鎮、金湖鎮、金寧鄉、金沙鎮、烈嶼鄉,其他有台北市、新北市、南投縣、台南市及高雄市等。
問卷共有以下六個問題:(1)對孩童來說重要的事:選項有「充足睡眠」、「每日30分鐘以上的運動」、「大人有品質的陪伴」、「營養均衡的飲食」、「拒絕3C」,其餘選項選擇率都有85%以上,但「拒絕3C」僅有7成家長認為對孩童是重要的。(2)0~2歲不應該使用手機,3~6歲一天累計使用手機的時間必須限制在幾小時內:一天應限制在1小時內,有91.7%家長答對。(3)6歲前孩童每日建議睡眠時數:選項有10小時以上、8~9小時、6~7小時、5小時以下,僅有63%家長正確選擇10小時以上,夜晚及午睡加起來應在10小時以上。(4)自身在教養小孩上有遇到什麼問題:依人數排序分別是情緒問題、注意力、學習表現/學業狀況、親子互動、孩童發展等,有42%的家長遇到對孩童情緒問題,有33%的家長遇到孩子注意力的問題。(5)早療在做什麼:依人數排序分別是「提供療育課程給發展較慢的孩童」、「與家長陪同發展較慢的孩童成長」、「提供家長教養方法」、「服務孩童,也服務整個家庭」、「服務對象為學齡前兒童」,選擇率至少達67%以上。(6)平常獲得教養資訊的來源:依人數排序分別是社群軟體(FB粉絲專頁、IG等)、親朋好友、網路搜尋、新聞媒體,其他還有透過宣導活動、學校、衛生所及自身經驗等。
社會處表示,由年度宣導問卷結果可以知道,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填答者了解早療中心的服務內容;而家長在自身教養上,孩童的情緒和注意力的問題,是多數家長遇到有困擾的部分,早療中心將依據調查結果在中心的粉絲專業上分享相關訊息,另外也將提供情緒及注意力等相關講座。如鄉親想對兒童發展、教養、早療服務內容有進一步了解,歡迎追蹤「金門縣早期療育聯合服務中心」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