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汰除的礙子 變身小盆栽
發布日期:
記者:
詹宗翰/綜合報導。
點閱率:1,606

台電將礙子裝飾成漂亮的花器。(詹宗翰攝)

汰除的礙子變身花器,再經塗繪,希望義賣後幫助弱勢團體。(詹宗翰攝)
可曾留意過架在電線下的白色陶瓷?這些大小不等的陶瓷製品,叫做「礙子」,用途是作為電線絕緣。礙子的使用有一定年限,因此得時常更換,更換下來的礙子通常是集中銷毀,台灣電力公司金門區營業處則是發揮創意,將其變成一個個種植多肉植物的小盆栽。
台灣電力公司金門區營業處處長黃甘杏表示,在電桿及高壓電塔上常見的礙子,是用來作為高壓電線的絕緣之用,依照其裝設位置而有不同的造型;瓷製礙子壽命很長,但灰塵附著會有靜電產生,在電流不斷通過下,灰塵附著處就可能出現龜裂情況,所以,礙子必須定時清洗;一旦礙子產生裂痕,則有安全上的疑慮,需檢修更換。金門過往汰換下來的礙子多是委由廠商處理,衍生的處理費用又是所費不貲,在金門區營業處同仁的巧思下,將之作為多肉植物的花器。
金門區營業處的同仁以蝶古巴特的裝飾方式,將礙子變身成為一個個美麗的作品,大的懸垂礙子、樁腳礙子可種較大株的多肉植物,小的軸心礙子則可成為桌上的小擺飾,支線礙子和軸心礙子則可改裝成小夜燈的台座。金門區營業處擬將這些汰除下來的礙子稍加工後成為美麗的花器義賣,義助縣內的弱勢族群。
使用礙子作為植栽的器具,不但能有效宣導廢物再利用的優點,更能傳達綠色植物具有節能減碳、減緩溫室效應的功用,放在室內還可達到淨化空氣效果。金門區營業處請林務所製作花台,挖空的位置剛剛好可以托住懸垂礙子,黃甘杏說,每個退役礙子在創作者的巧思下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一旁可加上電桿點綴,如作品上加上風獅爺、戴勝、水獺等這些金門元素,更有在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