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參拜走春 城隍廟香客燒香祈福

昨天是壬寅年大年初三,即便連日來陰雨綿綿,但新正年頭民眾前往各寺廟燒香祈福景況依舊熱絡。(翁維智攝)

縣府觀光處今年從大年初一至初五也在「浯島城隍廟文物特藏館」加場辦理導覽解說,圖為展品之一的城隍爺神轎。(翁維智攝)
昨天是壬寅年大年初三,即便連日來陰雨綿綿,但新正年頭民眾前往各寺廟燒香祈福景況依舊熱絡,特別是在浯島城隍廟,前往拜拜祈福的香客,從除夕到初三可以說是紛至沓來,其中虔誠信徒上頭香者有之,點光明燈、求平安符、安太歲者更有之。
浯島城隍廟管理委員會指出,很多信眾都會趁著春節過年期間,帶著子女、媳婦到寺廟燒香拜拜,祈求來年闔家平安、事事順利,順道向神明求個平安符,讓外出工作或求學的子女、孫子隨身保平安,保佑身體健康,工作、運勢都順心如意,並期盼在新的一年有個好彩頭,待嫁娶的兒女也能有個好姻緣,凡事順心幸福。
今年前往城隍廟上香拜拜的信眾仍可看到去年在廟內新增、每盒新台幣一百元的「福德正神財庫金」,當中都是環保金紙,除了「香讚祝文」,還有隨身符,祝文中寫著「福德正神駕臨懇賜善男、信女、命宮、住址,旨降福壽雙全、生意興隆、事業順利、八路通財庫、財神進金進銀、萬事順心、百福千祥、闔家平安、吉利圓滿、謹具牒以上聞,善男、信女叩謝神恩」等等。
管委會表示,該「財庫金」是楊耀芸主委前年十月份與地區媽祖廟代表應邀到台南市鹿耳門參加宮廟牌樓啟用,看到當地宮廟「財庫金」相當環保,也很實用,特別引進來金門,去年推廣後頗受好評,今年則繼續沿用,希望有助於地區環保工作的推動。
值得一提的,縣府觀光處今年從大年初一至初五(2月1日~2月5日)也在「浯島城隍廟文物館特藏館」加場辦理導覽解說,儘管連3天霪雨不斷,前往觀展的遊客寥寥無幾,但留守的解說員仍熱情的為遊客解說藏館舊時留下的木構物件,並細細述說保留前清古制的「金門迎城隍」被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的始末。
縣府觀光處表示,「金門迎城隍」為金門重要民俗文化活動,金門縣文化局特輔導金門浯島城隍廟管理委員會成立「浯島城隍廟文物特藏館」,陳列與本縣宗教文化和歷史密切相關文物,為吸引更多旅客來金旅遊,進而深入瞭解金門民俗文化,「浯島城隍廟文物特藏館」提供免費導覽解說服務,期能以在地文化為底蘊推廣金門觀光,提供遊客多元選擇。今年大年初一至初五的解說時間為每天六場次(10:30、11:30、13:30、14:30、15:30、16:30)。
觀光處也說明,去年5月開展的「浯島城隍廟文物特藏館」,蒐羅展出的文物包括1993年重建城隍廟時留存的清代舊木構、匾額等物件,還有古色古香造型的香爐,以及清光緒元年(1875年)由團練總局等集資購置,往後後浦城隍廟赴金門城古地城隍廟「請火」時使用的香擔在內。
此外,館內也播放往年迎城隍的活動紀錄片,並委外設置擲筊求籤的互動區,讓靜態的古文物展出場域,也提供一種人神交流,饒富民俗古韻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