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失智長者走失 縣府推「金平安定位守護錶」

金門縣政府與業者推出GPS定位智慧手錶200支,昨日舉辦說明會。 (陳冠霖攝)
金門縣政府為強化失智長者安全保護環境,參與經濟部工業局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補助計畫專案,與民間企業合作,推出「金平安定位守護錶」的GPS智慧手錶。社會處、衛生局及業者於昨(18)日共同舉辦說明會,介紹這項服務。
今年農曆春節期間,地區一位失智老翁走失,所幸在連續2天動員金湖鎮及金沙鎮約200人次警民力共同努力下,在除夕當天尋獲老翁,所幸平安無事,有驚無險。為了減少類似危機發生,金門縣政府為強化失智長者安全保護環境,及預防疑似失智長者與第一級獨居長者走失協尋,參與經濟部工業局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補助計畫專案,並與該局所核定之廠商—先進醫資股份有限公司所提「AI精準健康共照服務及聊天推送機器人計畫」項目之一,合作執行「金門縣政府試辦預防走失智慧防護網絡服務計畫」,該計畫經費來自經濟部工業局補助及廠商自籌款,縣府則提供試煉場域執行計畫。
社會處表示,該計畫為工業局媒合縣市政府與科技廠商合作,縣府所提需求計畫與科技廠商之合作獲得支持,並配合提供試煉場域讓廠商在本縣轄內執行計畫,此項良性合作互惠的機制,有效強化本縣預防走失保護協尋服務,並可減少社會、醫療及福利成本的支出,建全智慧城鄉照護網,同時,廠商試煉成功的經驗,也可創造國際輸出的機會,提昇科技業的國際競爭力。
社會處長董燊表示,對長輩的關懷,是縣府重要的政策,大家關注的除了關懷據點之外,就是長輩的走失情形,每次只要有類似的事件發生,地區就像「雷霆演習」一樣,動員許多人力找人。因此縣府自108年起,就開始致力尋求解決方法,有沒有辦法減少老人走失或者即時找回老人。董燊說,研發的訴求就是希望有簡易的定位系統、能夠待機長、立即找得到,且不需要許多複雜的功能。
董燊說,感謝透過工業局的專案促成,目前第一期希望先以地區家境困難的家庭為第一優先,社會處先前針對有造冊的200多位失智者,有發給關懷手鍊,也請志工逐家拜訪,建議他們要讓失智長者配戴,但有些人不希望被標籤化,所以現在訴求自然、去標籤化。這次業者推出的產品一種是手錶型,另一種是平安符型,在200公尺內就可以找得到人,電量大約可以待機一個禮拜,且電量低於30%就會提醒使用者要充電。希望透過這樣的系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走失的長輩。
衛生局長李錫鑫表示,以衛生局的角度,老人帶來的癌症問題衛生局要面對,年老帶來的失能失智問題也要面對。他說,失智在英文稱「the long goodbye」,漫長的道別,意味著家中若有失智者,可能要展開8-10年的長期抗戰,但這對現在少子化的家庭負擔大,所以衛生局就必須做好長照網。家中有失智老人,李錫鑫建議白天把老人家送到日照中心,比較不會失智,家人也比較不會那麼辛苦,也要常常帶老人出去走一走,可以延緩失智,最重要的是配戴定位系統,防止老人走失。
李錫鑫說,以醫學的角度,老人走失有一就有二,尤其冬天走失很危險。他說,走失可以預防,希望政府和業者一起來做「健康復健、防止走失」,這是金門打造「樂齡友善長者社區」重要的一步。同時他也勉勵廠商,計畫結束後要發展商業模式,讓這件事變成一個防止走失的指標。
行政處長許慧婷簡短表示,行政處的立場就是把金門打造成一個智慧的環境,希望智慧的環境可以反饋到健康、老人照顧。
出席的金湖鎮長陳文顧也說,根據他的了解,65歲以上每10個人就有一個會失智,85歲以上每5個人就有一個會失智,因此,防止失智老人走失,這是縣府、鄉鎮公所應該做的事,現在先做也是為我們自己未來預防可能會失智或走失。
社會處強調,為落實建置全縣安全保護網之政策,本次試辦計畫屬初期階段,未來將視計畫執行成效,再行推廣於其他適用對象,此計畫導入後,將有效解決本縣目前失智或疑似失智長者、第一級獨居長者等預防走失問題,提供智能友善的安全環境,擴大保護福利服務,落實縣長推動「實現幸福照護,完善社福體系」的施政願景。(相關新聞見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