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台師大院長蔡志申領湖小學弟妹玩科學

發布日期:
記者: 陳冠霖/金湖報導。
點閱率:1,145
金湖國小學生透過視訊教學,與「台北科學日」團隊運用Google Meet進行線上互動。(金湖國小提供)

金湖國小學生透過視訊教學,與「台北科學日」團隊運用Google Meet進行線上互動。(金湖國小提供)

金湖國小學生透過視訊教學,與「台北科學日」團隊運用Google Meet進行線上互動。(金湖國小提供)

金湖國小學生透過視訊教學,與「台北科學日」團隊運用Google Meet進行線上互動。(金湖國小提供)

湖小傑出校友、現任台師大院長蔡志申引領下,帶領金湖國小學生透過視訊教學,與「台北科學日」團隊進行用Google Meet線上互動,讓小朋友了解強力磁鐵排列的「海爾貝克陣列」與角動量守恆有關的「飛天螺旋砲」等科普活動,提升學生科學知識。
 金湖國小表示,同為金門學子的台師大院長蔡志申不忘金門學子,為推廣科普活動到離島偏鄉,與金門縣政府合作,免費提供金湖國小學子各項科普活動實驗耗材,辦理科普活動。活動內容包含強力磁鐵排列的「海爾貝克陣列」、與角動量守恆有關的「飛天螺旋砲」,今年因為受疫情影響,金湖國小的學生於活動當日在階梯教室與在台灣的「台北科學日」團隊運用Google Meet進行線上遠距指導,而每位參與學生都有一包實驗器材,讓大家都能有一起動手做科學的學習機會,達到推廣科普活動的目的。
 活動中,學生排列強力磁鐵之前,要先判斷磁鐵的N極、S極,此概念結合了六上自然與生活科技中,如何運用指北針或是地磁來進行極性判斷,完成後做上標記,依照「海爾貝克陣列」的方式進行排列,讓學生學習到了磁鐵的排列會影響磁力線的密集程度,進而影響磁鐵的磁力強弱;「飛天螺旋砲」中,學生依照步驟製作發射裝置,並在發射器的位置放上紙環做為砲彈,讓學生操作比較沒有旋轉紙環以及旋轉紙環的情況下射出砲彈,學生從中發現旋轉後的紙環能夠很順利地往前飛行,此科學概念便運用到了「角動量守恆」的原理,因為系統所受合力矩為零,讓紙環能在空中穩定飛行,雖然此學習內容並未在小學階段中出現,但藉由簡單有趣的科學實驗,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讓學生理解這個原理的應用,提升了學生在科學方面的能力。
 金湖國小表示,「台灣科普環島列車」活動目的是把科學轉化成大家比較懂的一些科學實驗,利用台灣超過100年的鐵路系統,把它散佈到更多的地方。科技部自105年起,首次辦理「台灣科普環島列車」活動,每年均吸引近萬人參加。因受疫情影響,科技部與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13個學研機構,以及10個贊助單位攜手合作,首次以線上展的方式讓科普列車進行環島。透過簡單的科學小實驗,讓學生學習到了科學原理,讓學生從愉快的實驗操作中培養科學知能,達到向下扎根,激發年輕世代對科學的興趣,以培育未來的科研人才。
 金湖國小校長陳為信感謝湖小傑出校友台師大院長蔡志申於活動結束後,仍心繫湖小學子,寄送更多的實驗材料至湖小,其中包含彈力球、史萊姆、電磁火車、蝶豆花等豐富多樣的材料,為師生帶來更多學習資源能以及參與科學活動的機會,即使在疫情籠罩的情況之下,仍然運用遠距的科普資源,替湖小學子撒下科學的種子。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