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植樹節將屆 林務所規劃於上林濱海打造特色海岸林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金沙報導。
點閱率:1,380
讓植樹造林更有意義!林務所於去年首次結合斗門社區辦理植樹節活動,在居民的協力照護下,當初種下的40公分苗木,有些植株高度已超過2公尺,生長情況良好。(林務所提供)

讓植樹造林更有意義!林務所於去年首次結合斗門社區辦理植樹節活動,在居民的協力照護下,當初種下的40公分苗木,有些植株高度已超過2公尺,生長情況良好。(林務所提供)

讓植樹造林更有意義!林務所於去年首次結合斗門社區辦理植樹節活動,在居民的協力照護下,當初種下的40公分苗木,有些植株高度已超過2公尺,生長情況良好。(林務所提供)

讓植樹造林更有意義!林務所於去年首次結合斗門社區辦理植樹節活動,在居民的協力照護下,當初種下的40公分苗木,有些植株高度已超過2公尺,生長情況良好。(林務所提供)

今年植樹節將於烈嶼上林海岸舉辦,經移除被覆蓋之植被,目前進行水寶盆定位、澆灌佈管等前置工作,將種植千頭木麻黃等海岸適生林木。期許結合海岸造林與景觀營造,未來讓上林海岸變成有趣的打卡點。(林務所提供)

今年植樹節將於烈嶼上林海岸舉辦,經移除被覆蓋之植被,目前進行水寶盆定位、澆灌佈管等前置工作,將種植千頭木麻黃等海岸適生林木。期許結合海岸造林與景觀營造,未來讓上林海岸變成有趣的打卡點。(林務所提供)

今年植樹節將於烈嶼上林海岸舉辦,經移除被覆蓋之植被,目前進行水寶盆定位、澆灌佈管等前置工作,將種植千頭木麻黃等海岸適生林木。期許結合海岸造林與景觀營造,未來讓上林海岸變成有趣的打卡點。(林務所提供)

今年植樹節將於烈嶼上林海岸舉辦,經移除被覆蓋之植被,目前進行水寶盆定位、澆灌佈管等前置工作,將種植千頭木麻黃等海岸適生林木。期許結合海岸造林與景觀營造,未來讓上林海岸變成有趣的打卡點。(林務所提供)

林務所今(111年)植樹節活動,預定於3月11日(星期五)於烈嶼鄉上林濱海公園(上林南排雷區)舉辦,在「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及「和泰一車一樹」公益計畫贊助下,今年將持續利用「水源寶育盆」造林。今年首度將海岸造林與景觀營造結合,在維護上林海岸景觀之前提下,栽植千頭木麻黃並搭配步道及海岸休憩座椅等,營造兼具海岸防風、優化的防風林景觀,讓植樹節更有意義。
關於植樹節造林活動,林務所所長鐘立偉指出,每年植樹節活動之前,歷經多次會前勘查以及存活率檢討,並且評估年度重大工作後,才能擇定今年植樹場域。而以金門環境而言,造林地皆位處貧瘠的海岸區域,造林地後續的養護比種樹困難很多。因此,林務所自110年和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使用水寶盆在歐厝、翟山、嚨口等10個造林地造林,栽種海岸適生樹種木麻黃等,共21,704株,面積12.66公頃。
去(110)年更以社區經營模式和斗門社區合作辦理植樹節活動,種下相思、黃槿、苦楝等樹種1431棵;經過1年的管理、維護、疏伐與整理,原土壤種子庫先驅樹種順利萌芽,即使在圓規颱風侵襲之下,整體造林地存活率仍有7成,目前林木均穩定成長,少部分因禽畜放養、病蟲害或水分澆灌導致生長情況不良的區域,也同步進行改善中。(各造林地現況均定期忠實呈現在林務所臉書粉絲專頁)。
一年一度植樹節將屆,林務所今(111)年將首度將海岸造林與景觀營造結合,並擇定於烈嶼鄉上林海岸(上林前埔測段南排雷區),面積約1.5公頃。林務所表示,林務所曾於102年在現地造林,因種植後續缺乏管理及覆蓋入侵種銀合歡,造成景點視野及外來種持續擴散等問題。鑑於區域鄰近上林海灘美景,擁有全金門觀看廈門最佳景點。而金門大橋預計在今年8月完成通車,配合大橋通車,便利民眾生活、交通需求,也能帶動觀光產業,相對的,後續造林相關綠化養護工作也能持續。

林務所造林課課長呂沛旻則補充,受限於島嶼型氣候及位置影響,海岸造林會以存活率、耐旱、抗風、耐鹽分的海岸樹或原生樹種為主。目前規畫在上林種下3750株千頭木麻黃、草海桐及苦藍盤等海岸適生林木。尤其,千頭木麻黃與過去金門種植的木麻黃型態完全不同,它屬於灌木,外觀會保持球型,萌芽力強耐修剪,能抗旱與適應鹽分,植株低矮,葉色翠綠,除不影響景觀視野外,未來大面積的球狀森林景觀將會是金門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海岸林。同時,現場也會利用台電廢棄木電桿製成鞦韆、吊床及休憩座椅,期待造林結合景觀及休憩,讓上林海岸變成有趣的打卡點。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