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小校訂課程發展分享會 各校交流熱烈

金門縣教育處與瑩光教育協會共同規劃辦理的「110學年度國中小校訂課程發展分享會」在國教輔導團熱鬧辦理,教育處長黃雅芬到場致詞,並致贈紀念品給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藍偉瑩。 (縣府教育處提供)
金門縣教育處與瑩光教育協會共同規劃辦理的「110學年度國中小校訂課程發展分享會」日昨在國教輔導團熱鬧辦理,教育處長黃雅芬到場致詞,她除了感謝瑩光教育協會團隊長期協助多所學校發展校訂課程,也感謝縣內各校教師夥伴認真投入課程發展與教學,開發出這麼多在地特色校訂課程,提供縣內學生多元豐富的學習內容。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藍偉瑩並與縣內多位校長進行實務論壇,共同探討縣內課程發展與實踐的挑戰與機會。分享會出席校長、教師約50人,熱烈分享課程發展經驗與交流。
此次分享會是新課綱以來縣內首次辦理的校訂課程分享會,特別邀請瑩光教育協會團隊蒞臨金門。上午由藍偉瑩理事長發表專題演講「以提問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拉開序幕,藍偉瑩理事長強調,提問是探究世界的第一步,我們應該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問題上,尤其是有意義的問題。我們都需要用好的提問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第一階段由瑩光教育協會須正宇老師專案報告「瑩光在金門」,細數縣內12所學校參與瑩光協作校訂課程的歷程,隨後進行實務論壇,由藍偉瑩理事長主持,邀請到烈嶼國中林永進校長、柏村國小許雪芳校長、卓環國小楊杰頤校長、金寧中小學陳雅蘭校長,以及高雄市國輔團陳世虎老師,深入分享各校課程發展的運作模式與遇到的困難與挑戰,最後也分享了各校發展課程的收穫與展望。
第二階段課程是分組實務分享,三個場地同步進行:場地一「學校課程地圖」,由上岐國小薛奕龍校長、金寧中小學國小部林靜儀組長分享學校課程地圖發展的歷程;場地二「國小校訂課程發展與實施」,由卓環國小許芫婷組長、柏村國小許雪芳校長分享該校校訂課程發展歷程及課程內容;場地三「國中校訂課程發展與實施」,則邀請到台中市新社高中國中部施晶晶老師、周筱瑄老師,及新竹市光華國中陳怡伶主任、陳品儒老師、蘇沛倫老師,分享自然領域與英語領域發展統整課程的歷程與內容。這些分享學校共同的回饋是孩子們的學習參與度都是很熱烈,從孩子的學習單回饋也看到孩子們很細膩的學習感受。顯示多元豐富的校訂課程可以開發孩子更多元、更深入的學習與探索。
瑩光教育協會自107學年度開始與金門縣教育處學管科國教輔導團合作,入校陪伴協助學校發展校訂課程,申請參與協作的學校計有:卓環國小、金寧中小學、湖埔國小、中正國小、金門高中、柏村國小、正義國小,近2年則有上岐國小、述美國小、金鼎國小、古寧國小、古城國小等,共計12所學校。透過專業團隊的帶領,協助學校精緻化校訂課程內容,並在實施之後,逐年進行滾動式修正,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上午分享會開幕式後,黃雅芬處長還特地留在現場參與專題演講與實務論壇課程,聽取學校現場實施的甘苦談,對學校校長及老師們的用心表示感動,也表示教育處站在行政的立場,全力支持學校校務運作與課程發展,期待學校師長們的共同努力,可以為孩子們的學習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與學習內容,並提高孩子的學習成效、提升基本學力。
會中進行分享的金門縣優質校訂課程有4所學校:上岐國小學校願景是「上品多元人、岐力心動能」,學生圖像是「有品、多元、快樂、和諧」,校訂課程主軸是「藝文、自然、食農」;金寧中小學國小部願景與學生圖像是「健康成長、樂於學習、現代公民、國際視野」,校訂課程主軸是「在地文化、生活數學、文本創思、運算思維、生活英語、國際文化」;柏村國小學校願景是「健康、勤學、感恩、創新」,學生圖像是「文化包容多元視野、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整合規劃發揮創意」,校訂課程主軸是「記憶軌跡、人文涵養、探索實踐、美感體現」;卓環國小學校願景是「樂於學習、多元發展、行動參與」,學生圖像是「品德教育、多元智能、生活實踐、自主學習」,校訂課程主軸是「烈嶼海岸環境與保護、海岸軍事設施與建築、戰史與戰地遺跡保存再利用」。這些學校的課程實施經驗也吸引與會學員好奇,提供現場教師未來發展課程與教學的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