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楊樹森《漂流與回航》 今日三芝馬偕醫學院揭展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維智/綜合報導。
點閱率:1,418
《漂流與回航》楊樹森個展,今日(3/19)在馬偕醫學院藝文中心揭展,展至4月17日。(馬偕醫學院全人教育中心提供)

《漂流與回航》楊樹森個展,今日(3/19)在馬偕醫學院藝文中心揭展,展至4月17日。(馬偕醫學院全人教育中心提供)

《漂流與回航》楊樹森個展,今日(3/19)在馬偕醫學院藝文中心揭展,展至4月17日。(馬偕醫學院全人教育中心提供)

《漂流與回航》楊樹森個展,今日(3/19)在馬偕醫學院藝文中心揭展,展至4月17日。(馬偕醫學院全人教育中心提供)

繼《漂》、《漂航》、《漂流光》、《漂木之書》後,隨著國內防疫警戒逐漸解封,金門籍藝術家楊樹森2022推出的第一檔展覽,今日(3\19)在馬偕醫學院揭展。馬偕醫學院13週年校慶活動,特別推出《漂流與回航》楊樹森個展,自今起(3\19)展至4月17日,地點在新北三芝馬偕醫學院多功能活動中心二樓藝文中心,展出作品包括2件紙版刻畫,12件畫布油彩及16件漂木畫作。楊樹森用他豐沛又飽滿的創作能量,在大疫當下凸顯漂木藝術形成的療癒,從而讓世人尋求到焦慮時代中的內在和平。
楊樹森的畫展,不止同鄉,也吸引了藝文、企業及普羅大眾的目光,熱愛藝術的前行政院長毛治國亦偕夫人錢瑩瑩多次駐足觀展,並牽線促成台北沾美藝術庭苑展出《漂木之書》,毛治國也為楊樹森的畫作寫了篇推薦文,驚豔其創作「圓潤線條,感性著色」,「楊樹森,福建金門人,經歷戰火洗禮,後赴台灣升學就業。職涯期間曾因工作壓力,就醫療養。後在宗教導引下,走上自我發覺之路,成為獨樹一格的畫家,開始在漂木上作畫。風樸拙約,以圓潤線條,感性著色,勾勒出表情各異的人像畫」。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比較文學博士,西門菲莎大學(SFU)教授孔書玉,近來力推楊樹森畫作走向世界,孔書玉以〈無用之用:楊樹森和他的漂木藝術〉一文解構、推薦楊樹森,「樹森的畫大部分是頭像,五官誇張,有簡單抽象的線條勾勒,最引人注目的是眼睛,他們很少直視,下垂的眼簾下是無盡的悲哀與淡然。這些特點與他早期喜歡用的藍色灰黑和赭紅一起,令人聯想起很多藝術家的藍色時期。」
1958年八二三砲戰期間,出生於金門燕南山古區村,以漂木油彩創作崛起的楊樹森,自2002年重拾畫筆起,以畫行走原鄉及台灣南北各角落,歷台北馬偕醫院、金門文化局、古區村10號、典藏淡水、新竹影像博物館、台北紫藤廬、時空藝術會場、新北市政府大樓、三芝2號倉庫、新竹工研院藝廊、宇宙光關懷空間,中原大學藝術中心、台北大學藝術中心、台北大澐藝,三峽蘇馬利體藝廊、梅門文化基金會梅門防空洞、台北沾美藝術庭苑,馬偕醫學院等30多次個展。
楊樹森的創作故事,也投射兩岸,福州的閩台家園正打造楊樹森漂木空間並製作《楊樹森漂木空間》影音節目,由李宛芯主持,2022年元月25日起,每周五一集,已播出《起源》、《高峰與低谷》、《苦難是最好的養分》、《順服》、《美麗境界》及《漂流與回航》等單元,每周五晚上6點,主持人李宛芯向兩岸聽眾感性開場,「歡迎來到楊樹森漂木空間,在這裡,你可以聽到兩個正在透過藝術創作療癒身心的人,聽聽他們創作的故事,以及如何透過創作完成自己,也許,你也能在這裏找到屬於自己的療癒方式。」
馬偕醫學院13週年校慶系列活動,全人教育中心主辦的《漂流與回航》楊樹森個展,今日(3\19)上午9點開幕茶會,展至4月17日,歡迎各界自由觀展,展出地點:新北市三芝區中正路三段46號,馬偕醫學院多功能活動中心2F藝文中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