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府育兒親職講座獲熱烈響應 四月課程招生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維智/縣府報導。
點閱率:1,476
金門縣政府社會處昨在縣府多媒體簡報室連辦2場次「111年金門縣育有未滿二歲兒童育兒津貼親職講座」。(縣府社會處提供)

金門縣政府社會處昨在縣府多媒體簡報室連辦2場次「111年金門縣育有未滿二歲兒童育兒津貼親職講座」。(縣府社會處提供)

金門縣政府社會處昨(20)日起在縣府多媒體簡報室開辦「111年金門縣育有未滿二歲兒童育兒津貼親職講座」,首日以「嬰幼兒常見疾病的預防及過敏寶寶照護方式」、「0-2歲嬰幼兒發展及音樂啟蒙」課程展開,縣府社會處長董燊並到場致詞。
董燊表示,縣府社會處鑑於許多新手爸媽在育兒上容易遇到一些狀況不知所措,例如吐奶、嬰幼兒身上起疹子等,這些現象雖屬於嬰幼兒成長過程中經歷過程,隨著孩子成長就會逐漸減緩,但仍然是新手爸媽的一大困擾,因此在「111年金門縣育有未滿二歲育兒津貼親職講座」第一場次即以「嬰幼兒常見疾病的預防及過敏寶寶照護方式」課程揭開序幕,並邀請金門禾心診所小兒科醫生-陳蕾如醫生擔任主講,透過專業分享,使新手爸媽學習最新的知識。
董燊也提及,孩子一出生就會不斷接受外界的刺激,透過接收到不同刺激,學習分辨不同刺激,將刺激和生活經驗產生連結。而認知包括推理、思考、表達等能力,和生活中息息相關。嬰幼兒期是各方面發展的關鍵時期,錯失關鍵期可能因此影響孩子的一生。另音樂、手舞足蹈是嬰幼兒的本能,嬰幼兒在孕期當中就會隨著媽媽羊水流動、說話聲、心跳聲、腸胃蠕動聲而手舞足蹈,因此第二場講座特別邀請金門大學-陳月蓮老師與大家共同分享「0-2歲嬰幼兒發展及音樂啟蒙」,透過講座讓家長及照顧者更進一步了解嬰幼兒發展及如何增加與幼兒的互動。
社會處表示,「嬰幼兒常見疾病的預防及過敏寶寶照護方式」課程上,講師陳醫師藉由實際案例分享,讓新手爸媽、照顧者能夠了解嬰幼兒生病的症狀,以及疾病治療與生活照顧相關的須知,獲民眾熱烈參與。
陳醫師也提醒爸爸、媽媽及照顧者在看診時如何敘述嬰幼兒身體狀況,協助醫生進行診斷,讓嬰幼兒早日遠離疾病。陳醫師同時呼籲大家應注意,嬰幼兒成長過程當中,多為病毒感染所導致的問題,另外,環境因素也是常見疾病的主因,因此,務必要落實疾病的預防:多洗手、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及與病人的接觸,以保持健康的身體,方能快樂成長。
在「嬰幼兒常見疾病的預防及過敏寶寶照護方式」課程中,陳月蓮老師也特別開放小朋友一同參與,在課程內容「嬰幼兒律動」當中能夠促進幼兒的肢體發展,也能增進創造力、想像力,透過放鬆跳舞等幼兒律動,同時建立孩子的信心,讓課程中呈現歡樂的親子互動。
社會處表示,以上兩場課程都獲得民眾熱烈響應,接續將於四月中旬開辦一系列親職講座,課程規劃以「兒童發展」、「生活安全」、「親子互動」及「生活照顧」等四大主題課程,促使民眾在生活中可透過講座實用親職課程,四月起講座課程內容、地點如下:
場次一、111年4月16日(六),預計招收40人。主題:「幼兒期營養與常見營養問題」,講師:李選治營養師;報名日期自3月21日至4月14日。
場次二、111年4月30日(六),預計招收40人。主題:「贏在起跑點:新手父母理財觀」,講師:顏郁芳老師;報名日期自3月21日至4月28日。
各場次報名均採線上報名,報名連結:〈https://www.beclass.com/rid=26488d561e52e7e1e710〉。報名相關問題,可於週一至週五上班時間撥打082-318823#67585逕向金門縣社會處何小姐洽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