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潮間帶探查活動 探索青岐海岸生態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綜合報導。
點閱率:1,639

金門縣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中心和海委會海保署合作,於日前辦理「烈嶼潮間帶探查與體驗活動」。(金門縣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中心提供)

金門縣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中心和海委會海保署合作,於日前辦理「烈嶼潮間帶探查與體驗活動」。(金門縣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中心提供)
為響應世界地球日,關懷我們的海洋環境,金門縣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中心和海委會海保署合作,於日前辦理「烈嶼潮間帶探查與體驗活動」。當日活動共有國中小教師近40名參與,活動由海保署第十二海洋保育工作站之站長徐維駿及助教林安琪帶領,探索青岐海岸豐富且多樣的生態環境。
活動首先以生動有趣的簡報,介紹潮間帶生態特色及觀察技巧,說明潮汐現象、潮間帶的生物適應,並搭配繪製的圖片,讓海洋知識的傳遞,變得十分生動而且容易了解,尤其著重在介紹藻類,將青岐綠石槽現象解釋一番。活動中講師以潮間帶有獎徵答方式,提高學員的互動討論程度。室內研習在寓教於樂中依活動安排時間劃下句點,接著走入青岐潮間帶,講師針對北側消波塊區引導學員如何觀察潮間帶生物,進入玄武岩地形區域則以觀察地質演變與節理紋路為主,最後則在綠石槽區域觀察藻類與潮間帶生物。
金門縣教育處督學楊恭墉代表黃雅芬處長向與會學員致意,歡迎大家參與中心辦理海洋教育活動,更希望大家藉由此次活動提高親海行為,更加了解金門海岸的多樣性。
金門縣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中心主任許維民表示,希望藉由這次的活動,讓金門潮間帶豐富的生態更廣為教師們知悉,強化學校教師海洋知能,分享在日後的教學課程中,培養學生更多有關本縣海洋潮間帶生物的探索熱情與關懷。尤其活動響應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更呼籲大家守護環境,從關心自己的海洋環境開始,建立友善環境的行為,讓我們日日都是地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