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水成金 走讀何厝社區水資源歷史及文化

「點水成金-金門水文化特展」首場「金沙聚落走讀」登場,由金門縣導遊服務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陳成基帶領與會學員走進何厝,認識常民生活中與水有關的設施。(陳麗妤攝)

「點水成金-金門水文化特展」首場「金沙聚落走讀」登場,由金門縣導遊服務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陳成基帶領與會學員走進何厝,認識常民生活中與水有關的設施。(陳麗妤攝)

「點水成金-金門水文化特展」首場「金沙聚落走讀」登場,由金門縣導遊服務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陳成基帶領與會學員走進何厝,認識常民生活中與水有關的設施。(陳麗妤攝)
文化園區管理所配合「點水成金-金門水文化特展」規劃一系列工作坊及講座,首場「金沙聚落走讀」日前登場,由金門縣導遊服務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陳成基帶領與會學員走進何厝社區,認識社區因地勢而發展汲水設施,傳統灌溉設施轆輪及吊烏,以及社區傳統建築之特色等聚落中常民生活因水而發展的關聯。社區民眾也踴躍出席,並大方分享早期使用吊烏之經驗,內容豐富有趣,讓學員大嘆:上了寶貴一課。
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點水成金-金門水文化特展」於4月22登場,以金門常民用水文化為核心,規劃「水傳說、水生態、水資源、水生活、水永續」等五項子題,用文物陳展、互動體驗等,包括,由金門縣潮間帶學會洪清漳老師提供「金門鐘螺」等珍貴貝類標本,並且針對珍惜水資源的永續議題,規劃設置適合大人小孩體驗的互動裝置,包括,由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提供的VR遊戲,掃描QR code就可參與的多人即時接水遊戲,藉以發揮博物館文化傳承的功能,推廣珍惜水資源的教育理念。
除了特展外也規劃一系列工作坊及講座活動,其中金沙聚落走讀首場日前登場,由金門縣導遊服務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陳成基發揮其說故事的功力,從社區傳統建築、常民中之堂號、傳統建築格局特色和禁忌,以及何厝因地勢發展的各項與水有關的設施,包括近期社區透過社區規劃案而重新整理出來的吊烏、轆輪等,以及「瓦厝」何厝古稱的由來等,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王绣菊也現身隊伍中,並有社區長輩為學員進行吊烏操作示範,讓學員大嘆,實地走訪加上解說和示範,真是上了寶貴的一課。最後,每位學員帶著文管所提供的何厝名產地瓜餅滿足地賦歸。
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表示,「點水成金-金門水文化特展」於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二館展出中,目前正常開放參觀,惟因應疫情暫停導覽解說服務,而後續講座及工作坊目前也如期舉行,下一梯次訂於4月30日登場,提醒民眾入館以及參加活動,務必配合各項防疫規範,入館須量測體溫、實聯制、全程佩戴口罩及手部酒精消毒,並採單一出入口通行;活動也將視疫情狀況採滾動式調整,如有疑問可電洽02-32332890,曾小姐或082-351030分機205,鄭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