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斌、龔鵬程風雲聚 科學人文與鄉情交流

台金藝文鄉親在新北「揚子江」交流對話,前排右起范揚松、楊永斌、龔鵬程、楊樹清、吳仁麟,後排右起鐘永和、鄭松維、呂良遠、洪啟瑞。(金門報導社提供)

甫獲國際大獎的結構力學學者楊永斌,第4本英文著作在英國出版,並列入美國大學教科書。(金門報導社提供)
一場院士與校長,科學與人文的台金鄉親風雲際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甫上任山東大學校長的李術才,隔海搭了一座交流橋,託在該校講座的龔鵬程,返台時,代問候老友,甫獲3年頒贈一次的國際大獎的楊永斌院士。大疫3年未回到台灣的龔鵬程,經李術才牽線下,促成了8月17日晚,在新北新店揚子江餐廳楊永斌喜相聚,再加入瑞士歐洲大學台北分校校長范揚松,剛由時報出版《元宇宙大冒險》的吳仁麟,攝影家呂良遠、鐘永和、陳文發,策展人鄭松維,奧福音樂、奧福財富集團執行長洪啟瑞,以及報導文學作家楊樹清等人,形成台灣、金門鄉親一場人文與科學的鄉情交流盛宴。
「817揚子江風雲會」2位主角之一的楊永斌,1954年生於福建金門湖下村,是國際知名的結構力學與動力專家,也是即將開通的金門大橋推手之一;金寧國中畢業、金門高中肆業,赴台就讀建國中學,再考取台灣大學土木系,1984年,以30之齡取得美國康乃爾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博士,歷任國立台灣大學土木系教授、系主任、工學院院長、榮譽教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校長、新加坡國立大學土木系訪問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建築系講座教授、中華工程教育學會理事長、逢甲大學特約講座教授、現任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名譽院長、並膺選奧地國家科學院、歐洲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
另一主角龔鵬程,1956年生於台北市,祖籍江西吉安,1984年27歲時即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學位,經歷《國文天地》、台灣學生書局總編輯,淡江大學中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陸委會參事兼文教處長,南華大學、佛光大學創校校長,盧森堡歐亞大學校長,中華武俠文學會會長,遊歷神州講學20載,歷任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四川大學講座教授、南京大學客座教授,現任山東大學講座教授,著作《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等150餘種,人尊「龔夫子」、「當代孔孟」。
長期關注金門的龔鵬程,曾倡議重現燕南書院、構設金門大學、推動《金門學》並任《金門學叢刊》總校訂,1992年11月7日金馬解嚴日,時任陸委會文教處處長,赴金門發表「兩岸互動中的金門」演講,成了解嚴首位踏上金門土地的學者、官員,也為金門在兩岸關係的角色扮演、未來發展,提出寶貴建言。
台金二位走入兩岸也走向世界,閃閃發亮,深具影響力的學者惺惺相惜,楊永斌已在英、美出版4冊英文著作,並列為美國大學教科書;龔鵬程的文化、文學著作也陸續外譯出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