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原鄉再連結 僑鄉文化體驗之旅盛大展開

「金門原鄉再連結」第二年系列活動「僑鄉文化體驗深度之旅」正式開跑,期學員對金門的出洋歷史與僑居地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教育處提供)

「金門原鄉再連結」第二年系列活動「僑鄉文化體驗深度之旅」正式開跑,期學員對金門的出洋歷史與僑居地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教育處提供)
為增進金門學童對僑村之歷史及文化的認識,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主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承辦的「金門原鄉再連結」第二年系列活動「僑鄉文化體驗深度之旅」於18日正式開跑,並假水頭金水國小內之講堂舉辦開幕式。此次,其活動特意選擇了金門代表性僑村—水頭聚落—作為活動場所,盼以「沉浸式教學」的方式讓金門學童認識金門的僑鄉特色,特別設計了聚落走讀活動、花磚彩繪、大地遊戲及知識王競賽等活動,更為配合中央政府的「南向政策」,教授印尼風俗文化與印尼語,以開啟金門學童的國際視野與對多元文化的了解。
縣府教育處長黃雅芬表示,金門是著名的僑鄉,昔日下南洋的金僑先進們是金門航海時代的開拓者與見證人,如今的金門學童是此海洋文化網絡的傳承者與創新者,期望學童可以透過活動對金門的出洋歷史與僑居地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社會與科學學院院長江柏煒表示,金門人兩百年來在包含東南亞的世界各地奮鬥打拚,所以認識水頭聚落就是了解金門先民在海外的奮鬥與發跡過程,也是透過金門先民們拓展自己的世界觀,並且期望透過兩天一夜的住宿體驗,讓學童體驗金門傳統民宿以及洋樓式的民宿,感受華洋合併的混合式文化建築,了解中西合璧的浮雕、泥塑與花磚的裝飾,認識金門的工藝美學。
水頭聚落是以印尼為主要出洋地的村莊,尤其以東加里曼丹省的麻里峇板和三馬林達兩座城市為主。印尼的東加里曼丹省由於自然災害相對少,且位於印尼全國的中間位置,其中兩座最大城市麻里峇板和首府三馬林達皆具備良好的基礎建設和物流基礎,因此一直以來都是印尼遷都的熱門選項,有望成為未來印尼的政治中心。
水頭作為金門人下南洋的代表性僑村聚落,至今仍保存了豐富的僑村的歷史文化與建築,而根據印尼當地金門鄉親留存的資料可知,金水黃氏18世裔孫黃清泉(又名君魁)可謂是移民三馬林達的金門第一人。黃清泉於20世紀初移民至印尼經營魁元棧(公司),事業有成,亦為當地華僑首領(甲必丹),後以連鎖式移民的方式,引薦水頭黃氏族人到當地發展,帶動水頭村民下南洋的一波風潮,而印尼金僑們也飲水思源,持續寄僑匯回家鄉,建設鄉里,建校辦學。代表性的建築如得月樓、黃輝煌洋樓與金水國小等所呈現的異國風情,皆與周邊的傳統閩南式建築訴說著金門先民們的輝煌歷史。
今年的「僑鄉文化體驗深度之旅」分為兩個梯次,於18日起至21日為期四天盛大舉行,兩個梯次皆為兩天一夜的活動,總報名人數近達一百人,相當踴躍。教育處表示,「金門原鄉再連結」今年已邁入第二年,計畫主持人為國際社會與科學學院江柏煒院長,協同主持人為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吳俊芳助理教授,活動團隊為了更豐富活動內容以及與海外鄉親持續連結,也特別安排了「海外金門社群移民線上文化交流」線上系列講座,分為「e-Migration『線上學堂』」以及「e-Route『線上壯遊』」兩個系列講座,自7月22日開始,每週五、六晚上7時30分開講,內容涵蓋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日本等地的金門僑民之歷史足跡,精采可期,希望鄉親們一同上線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