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美七月普渡集體祭祀 夜化大士及官兵亭

沙美普渡於昨日由萬安堂名譽主委丁道焜以及金沙鎮鎮長吳有家代表,祭祀普渡公及公祭國軍(陣)公亡男女將士官兵,祈求大士爺渡化孤魂,並向壯烈犧牲的國軍英靈致敬。(陳麗妤攝)
沙美普渡於昨(26)日下午4時舉行集體祭祀普渡公及公祭國軍(陣)公亡男女將士官兵科儀。
由萬安堂名譽主委丁道焜擔任普渡公主祭,長老以及萬安堂管委會代表等擔任陪祭者;國軍陣公亡男女將士官兵(官兵亭)部分,因疫情並未邀請軍方與會,由金沙鎮鎮長吳有家擔任主祭,長老及鎮代表呂寶玉、張成爵、里長張瀚龍等擔任陪祭者。依禮上香、獻花、三獻酒、獻饌、獻果品、獻金帛;獻國軍男女軍衣軍褲、辣椒及辣椒醬,並分別宣讀中元普渡祭文及國軍陣公亡男女將士官兵祭文。今年管委會依保生大帝許真人之乩示,準備男女軍衣軍褲(男8,950件、女4,910件)。集體祭祀典禮在道士施咒化食,家戶自由跪拜化金帛後結束,各家戶並於下午5時於門口敬拜。
而整個沙美普渡日夜間仍有儀式,晚間8時許在沙美張氏宗祠由道士主持「坐座」,也就是「甘露斛食」科儀。透過道士化食,依序拋「麵粉做成的頭、手、腳、米、錢」等,讓餓鬼道眾生可飽食一餐。而每年坐座科儀吸引鄉親到場參與,大人小孩爭撿道士於法事中途拋出之「普渡公錢」,象徵普渡公給保平安符。而家戶於三民間、博愛街也有供桌,並有各式各樣的玩具及供品等。最終在燒化普渡公後,為今年農曆七月普渡劃下圓滿句點。
關於沙美普渡特色,萬安堂管理委員會指出,沙美普渡,除了設置「寒林院」分男女院,主渡無主孤魂野鬼;亦設置「官兵亭」,分男、女將士官兵二院,並每年會依神明之指示,準備紙糊軍衣、褲以及燒化辣椒及辣椒醬的習俗。而紙糊普渡公也是年度普渡特色之一。
為此,主任委員張雲盛指出,紙糊普渡公是由張朝根傳子張椅木,再傳弟張延華。今年普渡公同樣張延華和子、孫三代合力完成。沙美普渡公造型上坐虎皮椅、銀角火眉、口吐火焰、手持火種,肩立觀音,及前有七爺、八爺。由於頭部是活動的,故每每於抬動或風吹時,頭會前後頻頻點頭伴隨神輦晃動,相當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