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社區傳承傳統技藝 縫製東施娘鞋

山外社區居民與自己親手縫製的東施娘鞋。(林靈攝)

除解說祭拜東施娘的習俗文化,董秀真亦於現場教導、帶領社區居民縫製東施娘鞋。(林靈攝)

除解說祭拜東施娘的習俗文化,董秀真亦於現場教導、帶領社區居民縫製東施娘鞋。(林靈攝)
為提倡民俗技藝、傳承金門的特有習俗文化,文化局於日前在山外社區活動中心舉辦「閩南文學暢談古今 傳統技藝-東施娘鞋」活動,並邀請到董秀真老師擔任講師,暢談金門特有習俗文化,同時結合傳統技藝手作,讓鄉親更了解金門的民俗與歷史。
董秀真說,農曆元月十五的元宵節,除了賞燈、乞龜等習俗外,元宵夜拜「東施娘」是海島金門流傳久遠的傳統習俗,然而隨時代變遷,拜「東施娘」的習俗已瀕臨式微。除細細述說女紅極佳的東施娘的故事,董秀真也說,後世閨女為祈求學好女紅,於元宵夜備妥簡單供品及一隻如三寸金蓮般的袖珍手縫布鞋於廁前祭拜東施娘,祭拜時需以竹枝等物為支架撐起東施娘鞋,並於祭拜時一邊唱誦祝禱詞:「東施娘仔,東吱吱,教阮執筆畫花枝;東施娘仔,東吱吱,教阮繡花好針黹……。」
解說完祭拜東施娘的習俗文化後,董秀真更於現場教導、帶領社區居民一針一線縫製東施娘鞋。山外社區居民謝秀衣說,她小時候就有祭拜過東施娘;來自金寧的許金花說,這是她初次縫製東施娘鞋,縫著縫著也就慢慢上手了。而參與活動的社區媽媽們一一戴上老花眼鏡,燃起手作的熱情,專心致志地縫製著手上色彩繽紛亮眼的東施娘鞋。
地區早期在元宵節祭拜「東施娘(冬絲娘仔)」的習俗已瀕臨式微,文化局為提倡民俗技藝,帶領民眾認識該項傳統習俗,更為讓這項深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拜儀得以薪傳,特別舉辦五場次「閩南文學暢談古今 傳統技藝-東施娘鞋」活動;文化局圖資科說明,該活動結合教育部多元閱讀推廣計畫案,並巡迴本縣五鄉鎮,以烈嶼圖書館為首站,先後前往金沙文管所、陽翟社區、山外社區、安岐社區等地辦理,獲得鄉親們的踴躍參與,頗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