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導管室設立以來 金醫已用它治療1,786人

金門醫院自104年11月20日正式啟用心導管室,迄今已救治1,786人。(衛生局提供)
依據衛福部公布110年度國人十大死因相關統計資料,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其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93.1人,較去年增加6.8%。金門縣政府顧及本縣心血管疾病鄉親轉診後送就醫不易,於醫療照護發展基金挹注下,衛福部金門醫院於104年11月20日正式啟用心導管室,迄今已治療1,786人(截至111年8月止)。
衛生局說明,為達到「在地醫療」之目的,近年來除持續推動「金門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IDS計畫)、「原住民族及離島地區醫事人員養成計畫」、「醫學中心或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支援離島及醫療資源不足地區醫院緊急醫療照護服務獎勵計畫」與醫療照護發展基金挹注衛福部金門醫院等措施外,近年來更積極推動西半島醫療專區、放射腫瘤中心及電子化制度性轉診平臺,期望能提升本縣醫療量能,降低鄉親轉診,並減少轉診過程中可能遭遇的種種不便。
縣長楊鎮浯表示,落實在地醫療可降低本縣鄉親轉診舟車勞頓之苦,以及避免相關費用等支出,是縣府團隊一直以來的施政目標;自107年起,衛福部金門醫院的心導管室每年執行數由102人次逐年提升至110年的526人次,增加達415.6%,因心血管相關疾病緊急後送赴臺就醫的鄉親,也由103年約37.5%降低至111年約 10.87%,降幅達26.63%(111年1月至8月)。楊縣長也相當感謝金門醫院的努力,讓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可以第一時間在本縣接受妥適治療,這不但是醫療在地化的具體實踐,更是本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