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年施政成果系列報導─長輩+親子照護篇】幸福照護 長幼關懷 打造顧老護幼的宜居生活環境

執政即將屆滿四周年,楊鎮浯縣長表示將持續整合各方力量,協力打造一個顧老護幼、金門宜居的健康城市。(縣府提供)

執政即將屆滿四周年,楊鎮浯縣長表示將持續整合各方力量,協力打造一個顧老護幼、金門宜居的健康城市。(縣府提供)
打造顧老護幼的宜居生活環境是「福利縣」金門的重要指標,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少子化現象的問題愈加嚴重,如何完善幼兒照顧,減輕家長的托育負擔;如何健全長者社福照護,讓長輩安心在地終老,一直是縣府長期以來努力的目標。
楊鎮浯縣長也說,「長幼關懷,幸福照護」是他上任後持續推動,不斷精進的政策,目標就是要讓各年齡層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顧,也因此,金門縣政府近年來在中央的指導下,除了致力營造友善優質的幼托環境,也持續布建綿密長照網,落實多元連續服務,希望能把長輩照護與小朋友托育成長做到最好,讓金門在福利之外,更是一座真正幸福島嶼。
完善幼兒照顧
其中在護幼方面,包括110學年度起推動降低幼兒園幼小班師生比,全國首創師生比由1:15降至1:12,實際提升金門地區幼兒教保品質以及改善教保人員長期負荷過重的問題,讓家長放心將孩子交托公幼體系,也讓孩子能在健全溫馨的學習氛圍中,快樂成長;另外也設立2歲公立幼幼班,目前已完成9校設立,預計113學年度達到10校設立目標。
此外也推動平價托嬰中心及公共托育家園,預計佈建9處托嬰中心/社區托育家園,目前共完成5處(含準公共化羅伊頓),可收托200餘位0至2歲嬰幼兒。另致力在5鄉鎮打造0-99歲鄉親都可以安心遊戲、親子互動的遊憩好所在,其中莒光湖共融公園及城鎮之心已完工,金沙國小共融式公園及習山湖共融式公園預計111年完工,2座規劃中。而近年來更持續建置鄉鎮親子館及托育資源中心,打造不同場館不同主題,讓幼兒能獲得各種不同的體驗,目前已完成5處佈建。
健全長者社福照護
至於在顧老方面,包括持續推動老人共餐服務及失能獨居長者送餐服務、推動一國中學區一日照政策、設置C級巷弄長照站及設置社區關懷據點等。
縣府說明,老人福利服務目標,主要是希望提供長輩們「在地安老」、「活躍老化」。而在地安老措施係結合衛生福利部大力推展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針對轄內長者執行各項服務,包括「關懷訪視」、「電話問安、諮詢及轉介服務」、「餐飲服務」等,藉以以落實對長者的關懷服務。
其中,全縣共餐據點3年內從9處增加至34處,服務人數由752人增加至2853人,增加379%。另目前已有6個日照中心提供服務,2個日照中心建置中,縣府推動一國中學區一日照政策逐步落實。
此外,縣府每年輔導至少3個績優型據點成為C級巷弄長照站,鼓勵長者參加各項健康促進活動,延緩老化,目前共成立21個巷弄長照站。另也輔導本縣各社區發展協會設立據點,提供社區老人關懷訪視,107年底全縣共成立26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隔年再增4處共30處(村里涵蓋率達62%),109年增加4處據點(村里涵蓋率已達72%);到110年10月底已經有37處,行政村里涵蓋率已提升至80%,截至目前全縣共設立40個據點,村里涵蓋率也逼近9成。
總之,「長幼關懷,幸福照護」是縣府持續推動,不斷精進的政策,過去金門縣的福利政策一直側重於現金福利發放的給予,反而缺乏一般照顧導向式的服務,執政即將屆滿四周年,楊鎮浯表示,他還是認為健全的社福照顧軟硬體設施,比現金福利更有益,後續,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縣府團隊將持續整合各方力量,協力打造一個顧老護幼、金門宜居的健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