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四周年成果系列─宜居城市篇(都更+區段徵收)】

執政即將屆滿四周年,楊鎮浯縣長持續催化都更和區段徵收力道,期待讓金門傳統風華再現,共同打造一個傳統與現代共生的美麗島嶼。(縣府提供)
持續催化都更和區段徵收力道 打造傳統與現代共生的美麗島
從政以來一直非常關注金門土地宜居問題的縣長楊鎮浯,四年來除了致力改善老舊危樓,維護特色街區風貌,也透過金門首件公辦都更案,以在地的角度,專業的規劃,打造住商合一複合式大樓,樹立金門地區都市更新典範;另外也藉著公辦住宅的規劃興建,持續打造宜居永續的環境,讓每一個辛勤打拚的鄉親,以安居在金門為樂。
都更與區段徵收
其中,最受矚目的金城鎮西南門里公所暨周邊地區公辦都更案,在內政部營建署主任秘書朱慶倫等見證下,今年9月19日順利完成簽約,這是六都之外首案的公辦都更,未來規劃開發規模為地下2層、地上14層的住商複合式大樓,振興周邊商業活動。
楊鎮浯表示,公辦都更是件不容易卻很榮譽的事,特別是早年縣府在推動本案時並不順利,但在大家的努力下終究還是開花結果,本案也只是一個開端,接下來包括防災型都更和簡易型都更,目標是建構更宜居的城市環境,創造縣府與民眾共贏的局面。
至於有關區段徵收,金門縣政府為加速地區土地開發及建設,110年特別成立區段徵收專案小組,加速相關工作推動,近二年專案小組已逐步按區段徵收作業程序,先後完成舉行興辦事業計畫公聽會、開發範圍及抵價地比例陳報經內政部核定、查估土地市價並辦理土地及土地改良物協議價購會等作業,開發工程並已進入工程基本設計書圖審查階段。
公辦住宅與土地整體規劃
其中有關興建第一期公辦住宅│金湖鎮尚義住宅區案,第一期將興建144戶住宅,未來規劃以出售或出租供青年、新生家庭或弱勢民眾等使用,健全社會住宅政策,預計115年底完工。
另外促進土地整體規劃利用均衡地區發展,縣府先後完成「金城鎮第三期區段徵收」、「金寧鄉安岐閩專一期區段徵收」、「西山農地重劃」等規劃案,讓地區土地整體規劃利用更健全。
聚落頹屋認養及特色街區維護
而在推動傳統聚落頹屋認養及特色街區風貌維護方面,縣府說明,金門全島7大傳統聚落內,現有千餘棟傳統建築亟待整修,除由金管處逐年編列預算因應外,基於公共安全、交通衛生與改善聚落景觀風貌的考量,同時與老屋所有權人協商,取得同意將年久失修、有傾圮之虞的傳統建築及其周邊環境,也交由金管處僱工整理後,再由民宿或在地居民認養,塑造優質聚落人文景觀,期待它成為維護文化資產的新亮點,也迎來遊客為老聚落帶來新活力。
與此同時,縣府也持續推動後浦及沙美特色街區風貌維護輔導實施計畫,鼓勵民眾申請補助自辦建物修建或修繕,維護本縣重要傳統街區風貌,藉以振興地方微型產業發展,並務實改善建物老舊衍生問題,其中,金城地區近年來已陸續完成15棟一般補助;金沙地區則有7棟建物簽約及公證。
另在傳統閩南式或洋樓式建築物修復獎助方面,包括鼓勵民眾以整修代替新作,使瀕於崩塌之傳統建築得以保存,迄今已修復完工707棟,獎助金9億多元,活化再利用11棟。
此外,有關點亮城鎮之心│金門後浦魅力城巿營造計畫,第一期工程已於110年12月11日完工,包括進行老舊市區活化工程,串聯海濱公園整合周邊綠地與步道,營造金門首善之區金城鎮健康運動、親子互動,兼具地景生態的遊憩場所。
縣府表示,傳統建築記錄金門聚落發展的軌跡,也是老聚落重要的人文資源,而為構建安全之生活環境與都市景觀,縣府更是責無旁貸,後續縣府會在兼顧地主與全體民眾權益下,並輔以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等相關規定,逐步加速構建安全環境,打造美麗新城鎮,也盼望藉由更進一步的都更和區段徵收達到拋磚引玉作用,讓金門傳統風華再現,共同打造一個傳統與現代共生的美麗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