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府野放逾百隻大鱗梅氏鯿 打造保種基地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金湖報導。
點閱率:1,701
在林務局經費支持下,縣府擇定太武池進行棲地改善,作為保種基地。昨日由縣長楊鎮浯、金湖鎮代會主席蔡乃靖及中央地方相關單位代表共同放流逾百隻大鱗梅氏鯿及金門保育類動物金龜,使其在穩定的環境下,藉自然繁衍機制逐步增加族群數量。(陳麗妤攝)

在林務局經費支持下,縣府擇定太武池進行棲地改善,作為保種基地。昨日由縣長楊鎮浯、金湖鎮代會主席蔡乃靖及中央地方相關單位代表共同放流逾百隻大鱗梅氏鯿及金門保育類動物金龜,使其在穩定的環境下,藉自然繁衍機制逐步增加族群數量。(陳麗妤攝)

在林務局經費支持下,縣府擇定太武池進行棲地改善,作為保種基地。昨日由縣長楊鎮浯、金湖鎮代會主席蔡乃靖及中央地方相關單位代表共同放流逾百隻大鱗梅氏鯿及金門保育類動物金龜,使其在穩定的環境下,藉自然繁衍機制逐步增加族群數量。(陳麗妤攝)

在林務局經費支持下,縣府擇定太武池進行棲地改善,作為保種基地。昨日由縣長楊鎮浯、金湖鎮代會主席蔡乃靖及中央地方相關單位代表共同放流逾百隻大鱗梅氏鯿及金門保育類動物金龜,使其在穩定的環境下,藉自然繁衍機制逐步增加族群數量。(陳麗妤攝)

在林務局經費支持下,縣府擇定太武池進行棲地改善,作為保種基地。昨日由縣長楊鎮浯、金湖鎮代會主席蔡乃靖及中央地方相關單位代表共同放流逾百隻大鱗梅氏鯿及金門保育類動物金龜,使其在穩定的環境下,藉自然繁衍機制逐步增加族群數量。(陳麗妤攝)

在林務局經費支持下,縣府擇定太武池進行棲地改善,作為保種基地。昨日由縣長楊鎮浯、金湖鎮代會主席蔡乃靖及中央地方相關單位代表共同放流逾百隻大鱗梅氏鯿及金門保育類動物金龜,使其在穩定的環境下,藉自然繁衍機制逐步增加族群數量。(陳麗妤攝)

在林務局經費支持下,縣府擇定太武池進行棲地改善,作為保種基地。昨日由縣長楊鎮浯、金湖鎮代會主席蔡乃靖及中央地方相關單位代表共同放流逾百隻大鱗梅氏鯿及金門保育類動物金龜,使其在穩定的環境下,藉自然繁衍機制逐步增加族群數量。(陳麗妤攝)

在林務局經費支持下,縣府擇定太武池進行棲地改善,作為保種基地。昨日由縣長楊鎮浯、金湖鎮代會主席蔡乃靖及中央地方相關單位代表共同放流逾百隻大鱗梅氏鯿及金門保育類動物金龜,使其在穩定的環境下,藉自然繁衍機制逐步增加族群數量。(陳麗妤攝)

保育類珍貴魚種大鱗梅氏鯿,目前在台灣已絕跡,大金門水域中近年發現少數族群。縣府在林務局經費支持下擇定自然環境較為穩定的太武池進行棲地改善,作為保種基地。昨日上午10時許由縣長楊鎮浯率中央地方相關單位代表共同放流逾百隻大鱗梅氏鯿及金門保育類動物金龜,打造保種基地,確保大鱗梅氏鯿在穩定的環境下,藉由源頭管理以及自然繁衍機制逐步增加族群數量。
金門縣政府建設處農林科,昨日上午10時許在太武山太武池辦理「金門保育類魚種大鱗梅氏鯿野放活動」,由縣長楊鎮浯、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課長陳至瑩、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課長蘇芊遐、再生魚坊負責人陳光耀以及縣府建設處處長李有忠率領農林科科長鄭向廷及同仁等到場參與,共同放流逾百隻大鱗梅氏鯿及經保育救傷救治之金門保育類動物金龜,希望保育類魚種在合適的生存環境,逐步穩定增加族群數量。
縣長楊鎮浯指出,大鱗梅氏鯿目前已列為保育類魚種,而且在台灣目前已絕跡,在整治金沙溪、光前溪發現其蹤跡後展開保育保存工作。而眾所皆知2020年至2021年更遇到金門5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除了影響農業灌溉,原生淡水魚類棲息地也面臨嚴重的威脅。因此,在林務局經費挹注下,擇定光前溪源頭、水源相對穩定的太武山太武池,展開水域棲地改善,並利用枯水期清理太武池內非原生種移地保育,待所有基礎工程完成後進行放流復育,藉此營造原始生物棲息環境,打造保種育種基地,也確保大鱗梅氏鯿在穩定的環境下成長繁衍。
此外,金門近年也致力於野生動物救傷救治和收容,昨日一併將經救傷收容後之金門保育種金龜等龜類放流,讓收容工作與自然棲地結合。
建設處也說明,金門除了知名的歐亞水獺,大鱗梅氏鯿與金龜等同樣為金門重要的保育類物種。此次選定太武池做為保種基地,係該水域為光前溪上游區域,自然環境較為穩定,外圍環境干擾程度低,不易受到外來物種之侵襲。因此,先利用旱季將太武池中的外來種魚類及垃圾全數移除,並進行大鱗梅氏鯿等野放,未來若水情穩定,此區域將自然溢流至下游的龍陵湖等區域,從源頭進行管理,透過自然繁衍機制逐步增加族群數量。
再生魚坊負責人陳光耀,近年投入相當大心力進行金門珍貴物種復育工作,他指出,大鱗梅氏鯿是保育類魚種,由於這兩年金門面臨嚴重乾旱,金門僅存少數族群,岌岌可危。因此,近年主要針對大鱗梅氏鯿進行保種工作。大鱗梅氏鯿棲地為金沙溪流域(斗門溪及光前溪),太武池則是光前溪最上游,擇定於太武池進行保種及建置種源庫非常有意義。而去年已就太武池展開環境整理及棲地改善,並把其他非原生種魚類移除,待今年梅雨季水域回流後再展開放流工作。
陳光耀也說明,許多外來魚種因為不當的放生或是刻意引入,影響自然生態,後續威脅原生魚種生存及原始生態環境,如要恢復則需要發揮更大的心力來執行。
新聞小辭典
大鱗梅氏鯿(又稱:大鱗細鯿)目前已列為國家保育類野生動物,過往棲息在台灣的淡水水域溪河、湖沼等地,僅在1920年有最後一筆調查記錄,已超過100年沒有發現大鱗梅氏鯿的蹤跡,在台灣本島可以說是已完全絕跡,目前只有在大金門的水域中還僅存少數不穩定的族群,營造保育類大鱗梅氏鯿種原棲地至為重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