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議會第八次定期會 議員質詢縣長施政報告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議會報導。
點閱率:1,244

縣議會第八次定期會昨日縣長施政報告議程中,議員石永城、洪鴻斌、李養生、陳志龍、董森堡針對西半島醫療園區規劃、烈嶼鄉親金門大橋通行免收費、小三通復航、平價住宅、縣府財政預算等項提出詢問與建言。
石永城關心西半島醫療園區規劃進度
議員石永城指出,醫療是金門的痛,金門常住的人口很多是老人家,他之前陪媽媽住院時,每天早上四、五點就可看到老人家在排隊等掛號,年輕晚輩赴台工作,很多長輩不會上網掛號,必須去排隊,讓他看了很難過。尤其目前又到選舉時期,許多候選人都提出「老人家先掛號」的政見,縣長認為如何?
縣長楊鎮浯說,「長輩優先看診」,金門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輩有二萬多人,縣府採取比較務實的作法,第一是加強現場服務人員協助長輩,其次是推出老人整合門診,因為長輩去看醫生經常要看幾科,所以採整合門診方式,可以方便長輩看診,已服務了二千多人。
石永城也關心西半島醫療園區規劃進度,楊鎮浯說,西半島醫療園區自就任以來積極推動,第一要考量醫療量能增加,讓地區醫療可以提升,第二是金門只有一家綜合性醫院,如果疫情期間萬一有風險的話,事情就大條了,他就任以來積極就西半島醫院的選址與軍方積極協調,一○八年開始作業,至今選址確定,與金防部談好了,目前正在辦理撥地。
石永城說,醫院增加是好事,但是醫術、醫生也是關鍵因素,也要同步進行,要爭取好的醫療團隊來金門服務鄉親,不要讓患者老是要轉診到台灣去看病,台金往返奔波。
洪鴻斌建議在小金門青岐建多功能碼頭 
議員洪鴻斌指出,烈嶼地區人員與物資進出都要透過大金門,大橋通車以後,為什麼烈嶼鄉親一致要求通行免收費,並不是要特權,因為大橋就跟水路(船運)一樣,進出烈嶼,居民必須仰賴的。他說,長期以來縣府各局處對烈嶼鄉親關心有所不足;而金烈大橋通車以後烈嶼所有道路,拓寬或重新規劃,在施政報告中都完全沒有顯現出來。
縣長楊鎮浯指出,大橋是小金門鄉親出入必需要經過的,初期階段不收費(過橋費),就算是將來研議調整,小金門鄉親通勤必需的交通,縣府一定會保證讓他們沒有負擔。而烈嶼鄉的道路停車場,已責由觀光處請相關單位去規劃,針對小金門停車場通車之後,公共運輸、停車場、道路寬度、車流量等去評估,來協助小金門;而目前也有五個停車場的改善在發包中,也把小金門道路全部做整理,什麼地方危險、路幅過窄、什麼地方有拓寬的空間等等都有,會將報告送給烈嶼鄉的議員參考。
洪鴻斌也說,他之前建議在小金門青岐建多功能碼頭,以後到大二膽觀光至少有一個對接碼頭,以後金廈大橋如果連接小金門,那大金門鄉親一樣會透過小金門來進出,希望各方面建設多多關心小金門,在交通、民生上,多考量大金、小金的平衡了,做什麼政策都一視同仁。他強調,小金門不是特別要求,是有此需求,跟縣府要求一下,希望平衡城鄉差距。
縣長楊鎮浯說,小金門建設縣府責無旁貸,一定會配合,也希望在施政上達到均衡,不足的部分也會請各局處加強。
李養生要求澄清平價住宅並未獨厚古寧村
議員李養生指出,古寧村因為國共戰爭形同廢墟,三十年來又受金門國家公園管理,人口老化、青壯外移,也形同廢墟,楊縣長用智慧找對方向,來解決古寧村慈湖段5號推動平價住宅,免於走入滅村危機,這事從民國九十九年開始已歷任二任縣長,難度高沒有做成,楊縣長是第三位。李養生也說,自己是建築專業,所以能看見對的方向也能預見其成果,但是縣產自治條例的修正案,在議會遭到程序委員會的擱置,未能排入議程,更遭到議會登報抹黑圖利古寧村的指控,請縣長向縣民說清楚講明白!縣府可有獨厚古寧村?
縣長楊鎮浯說,該案不是針對古寧村提出的,古寧村鄉親十多年來有感於鄉村年輕人外流,希望留住年輕人,倡議以此作法來處理古寧村的住宅問題,縣府非常重視,但即便如此,縣府在規劃時,也是全面性的考慮,採通案性的作法,所以不存在獨厚古寧村的問題,在縣府所送的自治條例草案當中,是指在國家公園範圍內自然聚落,同時住宅飽和率到達一定的比例,在縣內符合這些條件的村落都一體適用。縣府感謝古寧村,因為在制訂此自治條例時,很多是參考古寧村一直以來的倡議,其中,還有一項很大的突破,就是先把這一塊劃出國家公園範圍,才能繼續往下走,也要謝謝古寧村居民多年來的努力。
李養生說,古寧村花了十幾年時間請政府協助,同樣的情況在其他聚落就不需要那麼久的時間,所以古寧村不是如議會七月九日發布的新聞說縣府獨厚古寧村的情況。
尚義的平價住宅走到第二次招標,李養生認為不太可能標得出去,即使標得出去,也不可能達到平價的效果。
縣長楊鎮浯說,第一次招標有就有廠商來投標,只是受限於必須有三家來投標,所以流標了,這一次上網截止了,已經有二家來投標了,所以應該有機會標出去。其次是公辦住宅最大的好處是土地成本,公共設施成本、大部分成本是由縣府來吸收,而且當中會有照顧長輩、有公托、總價不會高,一定會非常有誘因,旁邊又是開瑄國小,一定會受到地區符合資格的喜愛,會熱銷。
李養生也關心住宅的成本比金門市價低幾成。楊鎮浯說,目前還在細算中,購屋成本負擔非常小,不同房型,有二房一廳、有三房二廳,目前規劃三房二廳約三十台坪左右控制在四百多萬元,相信在此政策目標之下,公共設施、托嬰、長輩照護全部齊全,他覺得,這會是金門的示範社區。
李養生也樂見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對金門購屋的年輕族是很大的誘因。
陳志龍關心地區優秀體育選手後續培育
議員陳志龍關心地區優秀體育選手後續的培育發展,他指出,地區基層教練做得不錯,這幾年培養許多優秀選手,但是這些優秀選手培養出來之後的發展在哪裡,有沒有一個管道,讓他們繼續往這方面的專業去發展,後續的管道發展,這是全國性的問題,有些優秀體育選手在比賽或訓練中受到較大的運動傷害,他們的職業生涯也毀了,希望縣府在輔導優秀選手時也能考量到他們受傷的後路怎麼走。
縣長楊鎮浯說,結構性的問題,參與運動的選手,在求學階段,縣府還能夠盡量來協助,可是他們的下一步經常就是社會力量,可是金門沒有什麼大企業,民間產業力量比較薄弱,縣府有制訂輔導辦法。
陳志龍也提到,國境13日已經逐步解封了,金門小三通復航,目前爭取得如何了?陸委會說過年是個好時間,但是過年還有好幾個月,縣府這邊有何作為?與對岸協商情形如何?應積極表達金門鄉親想要開放的決心。
縣長楊鎮浯說,非常謝謝陳玉珍委員、國民黨團立委,這二年多來,縣府在疫情和緩時都一直推動小三通的復航,國境解封,小三通不應有差別待遇,中央表達的二個立場,第一是一定要開,第二過年是好的時間點。但是縣府的立場是,第一希望越快越好;因為三年下來,不管是經濟產業,直接看到的是觀光損失高達六、七十億元,造成財政很大的負擔。而疫情之下,包含縣府的規費收入,權利金收入,減少了十幾億元,所以這一些造成很大負擔。第二是要做很大的準備,包含鄉親行程的確認、相關單位的準備與對接、CIQS以及對岸的協商。
楊鎮浯也說,縣府一直在做兩岸的協商,但是金門縣政府不是法定被授權的協商單位,所以只能透過所有管道,反覆重申越快開通越好,大陸那邊也一直溝通,對方態度很明確,就是「支持小三通復航,而且越早復航越好」,所以他也呼籲中央或其他關心小三通的,不要再拿大陸當藉口,因為大陸不管是國台辦的記者會,或是央視的新聞,多次表達支持小三通復航,且儘速復航的態度,地方也全部準備好了,所以中央要越早開放越好。
陳志龍說陸委會態度消極,過年如果小三通不開了,如何應對,桃園國際機場都解封了,為什麼小三通不能開?楊鎮浯說,就多次溝通下來,陸委會態度朝向要開,除非有政治上的考量。縣府設定的原本方案,希望在冬至就開。
董森堡質詢縣庫短絀問題
董森堡質詢時也嘉勉基層行政人員,縣政施政報告中提到,明(112)年總預算為130億2千多萬元,歲出158億6千2百多萬元,短絀28億多元,而110年度的結算審核報告,縣府的淨資產,包括土地、房屋、設備大概有4百48億元,這不是現金。雖然結算現金有102億元,但是扣除掉正式基金,推動土地重劃、或是青年住宅興建的基金48億元,大概縣庫剩餘50多億元,明年又要短絀28億元,以這樣短絀的速度,金門的財政撐得住嗎?
縣長楊鎮浯說,縣政財政狀況相對比較吃緊,但是不能用現今來看,財政處在10月11日產出的報表,帳上現金是82億元,而且中央補助款還有10幾億元會進來,金酒公司也還沒有結繳,所以拿這一個時間的現金數字是不客觀的。
董森堡指出,金門接受中央補助的佔比大概有百分之五十二了,已經不是以前的闊少爺,有一半需要中央預算。楊鎮浯說,104到107年金門縣政府向中央要了104億元,他上任來這四年向中央要了131億元,比前四年多要了27億元。但董森堡說,向中央要的預算,我們也要配比對等的配合款。
董森堡也問,縣長上任三年多,現在縣庫止血了嗎?目前台面上誰有能力幫金門失控財政踩煞車?
楊鎮浯說,縣府四年來將短絀的部分控制在他上任前的水準,沒有讓其擴大,第二是疫情期間比較辛苦,少收多支還能控制在這短絀水準,光是縣府內部就砍了四點五億元的業務費,他認為他適合,也做到了。
董森堡提到,不當政策造成蚊子館,如工策會的預算、高達九成地方配合款的圖美館預算。施政報告中有提到完善托育服務;公共托育系統額滿,僧多粥少,大家搶不到公共托育的名額,鄉親苦哈哈等著公共托育,結果縣政府編了一筆預算要蓋員工子女及孫子女的公共托育中心,不止爸爸媽媽可以托嬰,連阿公阿嬤也可以托嬰,一千七百多萬,預算還沒有過,縣府就已經上網招標了。以現在薪資水平,公務人員的確比一般民眾來得好,但照顧公務人員的立場,有很多方式,可以照顧,蓋個托嬰館,孩子就算了,連孫子也算進去。這對一般民眾不公平,會造成階級問題,社會觀感不好,希望能夠把此標案停止,等預算通過再來談。或者思考其他替代與周全方式。
縣長楊鎮浯說,第一,縣政府並不是只蓋縣府這一個公托中心,這只是其中一個,縣府在后頭、東沙公共托育家園、太武社區公共托育家園、金湖、金沙公共托嬰,蓋了五個,金寧也要蓋,這麼多個裡面,其中一個是縣府員工,縣府員工也是社會的一環,可以分流,它可紓解整體托嬰的需求壓力,其次,按相關法規,機關團體在一百人以上,本來就有義務作托育哺乳的事情。第三不是新蓋,是利用家扶中心遷走後的舊址來做。另外,阿公阿嬤托嬰(孫子)這是隔代教養,因為撫養者就是阿公阿嬤,這也會有條件限制的。
對於預算問題,楊鎮浯說,預算每年三月到五月才通過,因此,他也要求縣府各單位採用「事先發包,保留決標」,這樣子預算在第二年比較晚過,才不會延宕。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