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派員勘查高粱災損 縣府籲農友先拍照存證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縣府報導。
點閱率:754
今年度秋季高粱結穗期期間僅有零星的降雨,使得部分未有灌溉水源之區域,已有旱情產生,金門縣議會、金門縣政府均相當重視旱情的影響,縣府除密切監測啟動開放湖庫取水、評估免前作等作為外,並邀農糧署北區分署及桃園改良場於前(27)日及昨(28)日實際至各鄉鎮實勘,瞭解金門各地災損的狀況。
秋季高粱因栽植時間、灌溉水源等狀況不一,各地收成差異大,部分區域災損確實相當嚴重,縣議會副議長周子傑、縣府建設處處長李有忠、縣農會理事長許玉昭、常務監事蔡水游、總幹事文水成等人到赴現場關心,希望中央考量近幾年旱災及高粱收成狀況,儘量照顧地區農友。
此次勘查,經整體考量初步應有符合農業天然災害標準,惟後續仍需以農委會正式公告為準。縣府建設處表示,今年度秋季高粱各地收成差異相當大,目前秋季高粱已收成約四分之一,初期收成狀況尚可,但依照過往經驗,越晚收成之農戶通常產量較差,為避免因災損判定影響農民收成,呼籲農友如高粱有災損情形,可先自行拍攝災損照片,屆時如有公告為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區域,將可提供給鄉鎮公所做為佐證資料。
另,金門在今年度首度參加高粱收入保險,但因屬試行階段,故此次以全縣平均收穫量為基準,但以今年度的旱情而言,就無法反映特定區域或是個別農戶狀況,考量作物收入保險的精神為「保障農民基本收入」,縣府已向農委會相關單位反映,希望調整保險的方案,方能兼顧公平並保障農民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