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解嚴三十:2022金門學國際研討會 金門場落幕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綜合報導。
點閱率:1,477
金門縣文化局於10月28日起舉辦為期3天的「『解嚴三十』:2022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金門場昨日中午落幕後,台北場今(30)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金門縣文化局於10月28日起舉辦為期3天的「『解嚴三十』:2022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金門場昨日中午落幕後,台北場今(30)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金門縣文化局於10月28日起舉辦為期3天的「『解嚴三十』:2022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金門場昨日中午落幕後,台北場今(30)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金門縣文化局於10月28日起舉辦為期3天的「『解嚴三十』:2022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金門場昨日中午落幕後,台北場今(30)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金門縣文化局於10月28日起舉辦為期3天的「『解嚴三十』:2022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金門場昨日中午落幕後,台北場今(30)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舉行。兩場的研討會,除邀集國內專家學者參與,也不乏歐美、東北亞與東南亞等重量級學者以實體或視訊方式與會,共有7場專題演講、17篇論文發表及綜合討論,期盼從文化反思歷史,進而展望未來。
1987年臺灣本島宣布解嚴且解除黨禁,進入民主化,這與當時冷戰結構的鬆動有直接的關係,但當時的金門與馬祖並未在解除之列,而是經過一些艱辛的民主運動之抗爭,金門與馬祖才於1992年11月7日結束戰地政務並擺脫軍管,走向民主自治。金門在這30年來一方面受長期戰地歷史制約,各方面發展有相當的瓶頸,另一方面也受惠於戰地歷史所遺留下來的各種遺緒,包括生態、經濟、社會及文化等,始造就今日生態多樣豐富、文化保存完整、經濟發展穩健的縣市。
今年的2022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歷史轉折點下,以「解嚴三十:戰地與後戰地的金門研究」為主題,嘗試透過文化面向的討論,以歷史的反思及未來的展望的宏觀角度檢視,共同尋找金門的未來。
此次研討會邀請眾多重量級且長期研究金門的國際學者演講,包括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教授宋怡明、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教授兼所長川島真、首爾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鄭根埴、英國樸茨茅斯大學區域研究、歷史、政治及文學學院教授Isabelle Cheng、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中心教授林德順,以及長期研究金門防禦戰略布局的縣籍退役將領黃奕炳等。
昨日上午利用半天時間,邀請新加坡金門會館文教部主任、南洋學會會長許振義博士發表「從《先賢錄》到《極目‧遠航》:新加坡金門會館的文化深耕」的演講,引介金門會館在文教方面的努力;接著再以「會館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為題進行跨國線上論壇。此次研討會於10月28、29日在國立金門大學、10月30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行。此次研討會主辦單位為金門縣文化局,承辦單位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協辦單位為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與僑鄉數位典藏中心、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
無獨有偶,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亦接續在11月5日辦理解除戰地政務三十周年成果研討會,突顯金門的特殊性及重要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