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鎮代會定期會通過鎮代提案及臨時動議

第12屆金城鎮民代表會召開第8次定期會。(陳冠霖攝)
第12屆金城鎮民代表會召開第8次定期會,會中通過8件鎮代表提案,以及9項臨時動議,鎮代會希望相關單位重視提案及臨時動議,協助解決相關問題。
鎮代張含麗提案
鎮代表張含麗提案指出,現有閩南式舊屋,大部份為共有,之前房屋登記時,只登記房屋現有面積,門口埕均無登記,土地補登記時,因共有人嫌麻煩,或不諳登記手續,放任形成國有地。此一現象為歷史遺留問題,國有財產局沒有理由平白得到大量零星民間原有土地。建請金門縣政府召集相關單位,針對此一全面又普遍性問題,研提專法,授權地政單位會同村里長及長老會勘認定後,逕行登錄為原屋主所有,以嘉惠民眾。
張含麗也提案指出,目前平日學生因眼疾或視力矯正需要門診需求人數眾多,掛號門診不易,且家長為陪同看診,如果是上班族,需請假半天,學童也耽誤課業,尤其,線上掛號非常困難,常需延誤好幾週始能掛到號,亦恐延誤診察時機,請部立金門醫院優先考量增設週六日學童眼科門診,以應民需。
鎮代郭永隆提案
鎮代表郭永隆提案指出,近年來自行車騎乘運動已蔚為風潮,並形成為一項結合旅遊與運動的新型態的休閒活動。而本鎮目前已建置多段自行騎乘道路,但整體串接到環島路網的連貫性和指標系統,尚有提昇的空間。如能再檢討優化,除可提昇自行車友善的騎乘環境,對於充實城鎮的觀光旅遊資源,亦有助益。建請鎮公所檢討部份汽車與自行車混合之路段,闢建自行車專屬車道,以利行車安全。並於各重要交會路口設置指標導引系統,營造便利又安全的行車資訊網絡。
郭永隆也提案指出,地區污水處理廠對家戶生活廢水已可達到二級處理之水準,對於環境之保護與進步城鎮是一項積極之成效,但由於每日進出於污水處廠系統之水量高達4500CMD,若未能充份再利用而任其流到大海殊為可惜。雖目前已建置部份放流水管路系統,並運用於農業灌溉及景觀植栽之維護,但大部份放流水仍未能被有效運用,而流入海中。鑑此,倘能持續延伸放流水系統,增加可放流之區域,應可有效提昇放流水之利用率,並嘉惠農民滿足對於灌溉水源的需求。
鎮代倪于媃提案
鎮代表倪于媃提案指出,縣府目前所推動本鎮污水下水道工程,已經施工到後豐港社區,但是因為這社區還有部分區域尚未鋪設污水管線,所以沒有連接到達,故建請縣府能夠考量周邊居民需求,一併增設污水下水道管線。建議金門縣政府在於後豐港375地號週邊,增加設置污水下水道管路設施,以方便民眾納管。
倪于媃也提案指出,民眾反映期盼能夠在後豐港村莊2-1及2-2號前方道路欄杆出口,也就是1-1號30米寬的道路旁。可以增設候車亭並且劃設人行穿越線,以利長者步行前往對側搭車。建議縣政府在後豐港2之1號及2之2號前方30米寬的1-1號道路旁適當地點,增設候車亭並且劃設人行穿越線,以利長者搭乘。
鎮代陳子芸提案
鎮代表陳子芸提案指出,泰仰路-西海路、賢厝往水頭路口處雖設有紅綠燈倒數計時標示燈,但在等候紅燈時,最前方車輛因為視角關係,無法看到該燈號標示,故建請有關單位於該路口處增設紅綠燈倒數計時標示燈,或調整既有燈號位置,以增進交通流暢與安全。
陳子芸也提案指出,建請縣府觀光處於各公車停靠站,增設智慧型電子看板,以便利民眾獲得乘車資訊。並請就公車站及各大景點公車站牌多做一些美化設計,並注意公車停靠站整潔問題。
臨時動議
臨時動議部分,鎮代表共提出9件臨時動議:
鎮代表陳子芸提議表示,民眾反映11月份往返台金之間的航班及機位均嚴重不足,盼請有關單位重視。以便利民眾往返台金及返鄉投票之民眾需求。她也提議表示,民眾反映金門航空站機車停車場亂停現象頻繁,請有關單位調查了解場內機車停放情形,並清除場內報廢機車,以利搭機民眾使用。另外,她也提議,建請有關單位重視建功嶼停車問題、於附近適當地點增建停車空間,以利民眾停車,解決停車問題。她提議,請有關單位重視本鎮凌晨時間車禍發生頻繁之現象,並取消夜間交通號誌閃黃燈,以降低車禍發生機率,維護用路民眾安全。
鎮代表李錫瑜、林金英提議表示,位於台電金門區處後方之祥瑞段88、85號(縣府所有)、祥瑞段92、94號(預劃道路)及祥瑞段93、102至104號土地,長久無人整理,導致雜草叢生,易成治安隱患。建請縣府及有關單位協助整頓,鋪設水泥,以利民眾人車通行,並改善附近環境衛生及治安。李錫瑜也提議表示,建請於金門城143-10號前道路轉彎處增設反光鏡,以利民眾行車安全。
鎮代表倪于媃提議表示,金門城社區民眾反映,村里內廣播系統如遇風向改變,即無法收聽到廣播訊息,影響其權益,建請公所有關單位增設廣播系統。並針對本鎮其他聚落及社區有相同情形者,請公所有關單位比照辦理增設廣播系統。她也表示,建請公所及縣府有關單位,協助遴選數個本鎮具有特色的防空洞、碉堡等代表金門戰地文化之建築,進行周邊景點規劃及內部環境整理,作為本鎮戰地文化觀光亮點,以吸引觀光客源。另外,她提議,建請公所將本鎮各類音樂性表演活動整合為大型、具代表性特色的音樂祭活動,作為本鎮觀光及產業發展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