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直播:金門5鄉鎮特色與建設藍圖
金門五個鄉鎮都有各自特色,發展也各異,縣長楊鎮浯昨日臉書直播表示,從中找出自己的亮點,透過基礎建設、主題觀光的行銷,讓各鄉鎮均衡發展,共同繁榮。
舊城新貌—金城鎮
金城鎮方面,楊鎮浯表示,城區更新包含浯江溪開蓋,城鎮之心第二期計畫的建設,在滿足城區停車空間,養殖戶遷移整理的前提後,將可以還給金城民眾水域空間。而金城燦坤對面的莒光湖地段市地重劃,是未來東門市場的改建地點,一路串聯至已經完成簽約的西南門里公所公辦都更,日後將能有不同風貌,此外在中正國小地下停車場完成後,整個金城外環至民生路將會有嶄新的樣態。
而城區老街透過市容改善以及引進適合產業進駐,帶動老街再造;而金城城區三期區段徵收案已經核定通過,明年將正式動工,將為金城的發展帶來新契機。
帶動金門發展—金寧鄉
金寧鄉在大橋通車後,成為唯一與所有鄉鎮都接壤的行政區,楊鎮浯說,金寧的發展可成為金門的另一火車頭,與金城互補推動。在土地更新方面,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就有西山農地重劃、安岐閩南專區。金寧社福大樓已經發包,西半島醫療專區落腳金寧;運動休閒園區結合寧中小、金大等校園。
10月底啟用的安岐多元照顧中心,補足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中心拼圖,長照體系的完備也開始可提供夜間喘息服務。此外,藝文特區、圖美館也選在金寧鄉,預料可以成為金門重要藝文休閒帶。
老兵召集令基地—金湖鎮
金湖鎮過往商業繁榮,奠基在國軍部隊,楊鎮浯指出,縣府這幾年透過老兵召集令吸引老兵尋找當年留金歲月的回憶,把金湖打造成老兵召集令基地。
另外,山外綠廊道從太武山腳的養殖戶遷移開始,一路延伸至昇恆昌、白龍潭出海口等,打造金湖入口門戶意象。而料羅港是金門重要貨物商港,投入12億進行腹地改造,可帶動周邊產業。觀光方面則進一步在新湖漁港建置藍眼淚基地,吸引追淚人潮。
而金湖同時將成為保育重鎮,陽明營區、下埕營區的保育基地、野生動物舊傷站都設立於此。
文化資產寶庫—金沙鎮
近年縣府對金沙相當重視,楊鎮浯說,談論多年的馬山港已經納入國發會建港計畫進入實質規劃階段,官澳灣口的整治,透過各項活動導入,成功吸引觀光客。
楊鎮浯還說,透過金門文化獎發現到歷屆得主很大比例來自金沙,可見是金門重要文化資產的人才庫,透過老街活化、金沙戲院新舊共生,把金沙文化資產串聯起來形成金沙文資旅遊地圖,讓遊客藉由文化路徑暢遊金沙,打造具有文化風情的金沙遊程。
低碳島嶼—烈嶼鄉
因應大橋的通車,烈嶼鄉的上島人潮變多了,楊鎮浯表示,受惠於大橋通車效應,縣府在此前就展開產業輔導,讓鄉親願意返鄉創業,活絡地方產業。
相較其他四鄉鎮,烈嶼鄉重要名片就是「低碳」,楊鎮浯說,烈嶼自身的優美風景,加上推動多年的低碳示範島嶼,透過乾淨能源的號召力,以及烈嶼鄉地質特殊性,形成特別的低碳旅遊樣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