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糊紙工藝作品展 感受無形文化資產之美

「111年金門縣傳統糊紙工藝推廣傳習計畫」,今日在文化局演藝廳大廳辦理完成作品小型展示。 (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111年金門縣傳統糊紙工藝推廣傳習計畫」,今日在文化局演藝廳大廳辦理完成作品小型展示。 (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金門縣文化局辦理的「111年金門縣傳統糊紙工藝推廣傳習計畫」,將於今(19)日早上10點於文化局演藝廳大廳辦理完成作品小型展示,歡迎對傳統工藝有興趣之民眾至現場參觀。
該計畫由在地文史工作者林建育協助辦理講座,並邀地方民眾參與,分享匠師的作品與技藝獨特處,讓更多民眾瞭解傳統糊紙的工藝,並情商金門縣已登錄無形文化資產—「金門傳統糊紙」認定技術保存者翁文標匠師,挑選較基礎易學之糊紙作品,做教育推廣傳習。
此次翁文標老師依學員的年齡層分別挑選了有醮慶時插於斗燈上的彩傘、八路佛(東岳、楊州、娘娘、血湖夫人、水府、閻羅、南斗、北斗)、高臺錢、后湖海醮雙帆船等,在傳習的過程中,完全沒有基礎的學員狀況百出,翁老師在一旁出手救援,老師的女兒從旁協助教學。93歲高齡的翁老師頭腦清晰,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前來參與的學員都深感這項傳統工藝的藝術性與技術性同樣重要。
此次計畫完成之學員作品今日辦理小型展示,將本次參與傳習計畫學員的作品及翁文標藝師的傳統糊紙工藝介紹給大家,讓更多民眾認識傳統工藝之美,推廣本項無形文化資產。